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鄧小平發動葬禮外交 讓蘇共聽出弦外之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4 09:34:14  


在勃列日涅夫任內,蘇聯的實力達到了歷史最高峰。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借舉行慶典之機,選擇離中國不遠的塔什幹公開發表講話,對華關係是講話的核心內容。這篇講話雖然仍對中國進行攻擊,但與勃列日涅夫前幾次泛談改善中蘇關係的講話相比,有新東西,而且有質的不同,他強調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反對“兩個中國”。這種正面表態在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中還是頭一回。

  鄧小平聽出了勃列日涅夫講話的弦外之音,指示外交部立即作出反應。為此,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錢其琛舉行新聞發佈會,表示注意到了勃列日涅夫的講話,堅決拒絕他對中國的攻擊,強調要看蘇方的實際行動。

  我當時在外交部蘇歐司工作,參加了這次發佈會。由發言人發佈新聞,這在新中國外交史、新聞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這條消息通過電波很快就傳到世界各地。3月2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中間位置發表了上述三句話。30日,蘇聯《真理報》為此也刊登了一條消息。

  中國外交部首任發言人的首次“發言”,與我方對蘇方立場長期持“揭”、“ 批”、“頂”、“鬥”的態度顯然不同,短短三句話77個字,給人留下了不少回味的空間。有外電評稱,對抗了二三十年的中蘇兩黨兩國“似有和解的可能”,事情果真如此的話,“世界面貌將會為之改觀”。

  錢其琛1982年5月當上主管蘇聯的副外長後,曾多次同我們談起過小平同志採取這樣一個“大行動”的緣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小平同志對世界範圍內的戰、和問題作出了新的判斷,決定改變總的外交戰略。在大體上理順了中美關係之後,他便把緩和中蘇關係一事擺到議事日程上來,而勃列日涅夫“324”講話所傳遞的信息,恰好提供了一個好的契機。於是,小平同志緊緊把握住了這個機遇,迅速作出了回應。

  勃列日涅夫發表“324”講話過了230天之後就去世了。這一講話後來被人稱為勃氏“絕唱”。這一“絕唱”和小平同志對此所作的回應,有人則稱之為鄧勃之間的“間接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