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麥當勞如何用14年打進蘇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9 09:05:02  


第一家麥當勞在蘇聯開業時的盛況
  麥當勞打進蘇聯用了14年

  1990年是蘇聯國內局勢嚴重動蕩的一年,然而就在這年年初,被視為“美國資本主義象徵”的麥當勞,正式在共產主義的堡壘城市莫斯科開業,當天數千人排著長隊等待就餐的場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這一事件背後則是雙方長達14年的漫長談判。

  本想借莫斯科奧運會“亮相”

  1959年莫斯科“美國展覽會”上,當百事可樂董事長唐納德•肯特利用和共和黨要人的特殊關係,讓一瓶百事可樂變魔術般出現在赫魯曉夫手中時,麥當勞和其盟友可口可樂一樣,認為那不過是一出政治秀;當1975年百事可樂以幫助蘇聯兜售伏特加為交換條件,成為首家在蘇聯設廠的美國民間消費企業時,作為百事可樂死敵的可口可樂似乎仍反應遲鈍,但麥當勞卻已有人坐不住了。

  和被在蘇聯描繪為“美國工人階級飲料”的百事可樂不同,麥當勞一直被當作“美國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象徵”。曾有美國人在《國家評論》雜誌上一本正經地分析蘇聯抵制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動機:一是報復4年前美國對莫斯科奧運會的抵制;二是“美國到處是麥當勞,蘇聯唯恐運動員溜去享受,沾染資本主義壞習氣”。很難想像這樣一家企業能在紅色帝國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正因如此,最初麥當勞打的並非蘇聯本土的主意,而是想先拿下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食品特許供應權,用這種近乎廣告贊助的方法,實現“在莫斯科亮相”的意圖。麥當勞派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代表團開始和蘇聯人談判,他們派出的代表是一個39歲的中年人、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的喬治•科漢。

  這位科漢不是個簡單人物。此人11歲在水管商店當夥計,20歲攢夠學費,念了西北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成了響當當的律師,可他不安心律師的沉悶生活,1967年,他拿下麥當勞加拿大東部特許經營權,只用4年時間就讓加拿大麥當勞和他本人,雙雙成為麥當勞快餐帝國的“二當家”。麥當勞高層公認,如果說還有人能說服紅色帝國為麥當勞開一扇窗,那個人只能是科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