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犯人到暴民:二戰猶太復仇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2 15:56:58


 
  或許,這能在某些方面解釋為何猶太人的報復行動未能在更大範圍內開展起來。在大屠殺結束之初,絕大多數幸存猶太人病弱不堪,根本無法考慮任何積極的報復行動,活下來本身就已經算是反抗行動了。

  更重要的是,報復行動是由那些想要恢復某種道德平衡的人來從事的。對於許多猶太人來說,也許對於多數猶太人來說,他們對此並不感興趣。他們決定徹底告別歐洲,逃往其他道德平衡更有保障的地區:美國、英國,最重要的是巴勒斯坦。因此,他們的報復心象徵性地表現為集體離開歐洲,1945年年底,一位猶太作家解釋道:

  我們通過輕蔑、摒棄、譴責、疏遠來報復我們的敵人……只有徹底遠離這些謀殺者……我們才能在本質上滿足我們的復仇渴望:結束我們在歐洲的放逐之旅,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建立我們的家園。

  巴勒斯坦給了猶太人希望,他們希望在那裡建立猶太國家,從此不受迫害,因為他們能夠做自己的主人。因此,他們千方百計地逃出歐洲大陸,加入到猶太兄弟的隊伍中,試圖在以色列建立新家園。長遠來說,猶太人已經對報復德國意興闌珊,也對麻煩盟國心懷愧疚,畢竟盟國曾經讓他們免於滅頂之災。因此,復仇大任只能留給其他被納粹迫害過的族群來完成。當然,歐洲並不缺少這種待機而動的族群。

  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