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受歡迎到什麼程度?作為一家博物館,官方微信號是坐擁百萬級粉絲的“大網紅”,小朋友的科普預約課節節都被“秒殺”。
上海自然博物館不只是科普的地方,在滬上,它是國際大都市裡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趣。
走近巨大的“鸚鵡螺”,不用看路牌就知道這是上海自然博物館了。老中青三代人隨機搭配組合,歡聲笑語地排隊進場。戴著小紅帽的小姑娘比著剪刀手,在門口的草坪上與動物雕塑合影。
展館裡,“自然·人·和諧”的主題處處可以尋到:近1500平方米的步入式複原場景,讓生機勃勃的“非洲大草原”再現在眼前;“跨越時空的聚會”,是一場大型標本的狂歡,古今中外200餘件動植物明星呈“陣列”出席;“逃出白堊紀”等5個沉浸式劇場,帶你直擊演化史上的大事件;1500組科學繪畫,在博物館看一場藝術與科學結合的畫展;300平方米的活體養殖區,給了大夥在城市裡觸摸自然的機會;1200平方米的“探索中心”,裝滿了觀察發現、動手實驗的新奇科學體驗……
走近細細看,這裡的“鬆果塔”吊燈,由約500個大小不等的鬆果組成,是自然博物館中匠心獨運的藝術品;取名“繁花似錦”的抽象蝶翅畫,由約20種1200只未經人工裁剪的完整蝶翅拼貼而成;借助“增強現實”前沿技術,當靠近展廳內陳列的標本時,後台將自動調出這些動物在叢林中生活的影像和聲音,它們會開口與你“說話”、會在屏幕上“舞動”……
“探索中心”是館內特設的一處教育活動場所。走進中心,隔著玻璃窗可以看到孩子們拿著小鏟子,身著小藍褂,認認真真地站在小土堆裡進行著模擬化石挖掘的活動。
由展到教,除了化石挖掘這類的實踐課程,上海自然博物館每年還舉辦公民科學項目。今年是“聽見萬物”,發動市民用小程序把身邊大自然的聲音記錄下來,最後集合成了大夥自己收集素材的展中展。館裡還會定期開辦“科學家面對面”活動,科學集市裡擺攤的是科學家,推介的是自己的科研成果……結合資源銜接學校課程,包括講座、演示、討論、對話、觀察記錄、動手實驗等。上海自然博物館校外非正規科學教育已形成了自己的體系,也吸引了一大票“粉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