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現代漢服的文化密碼
http://www.CRNTT.com   2020-10-03 15:22:35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穿起漢服,衣袂翩翩、自信滿滿地行走在高樓大廈和綠水青山間。每逢傳統假日,各類漢服文化活動,以節慶民俗、文藝演出、街頭快閃等形式,豐富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現代漢服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手藝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當代青年彰顯文化自信最鮮明的表達方式之一,也成為向世人傳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

  現代漢服:蘊含古老文明的服飾體系

  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體系。現代漢服是現代人繼承古代漢服基本特征而建構的民族傳統服飾體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為“平中交右、寬褖合纓”八個字,它不僅是對外觀的描述,更蘊含了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的內涵,充分體現中華服飾崇尚含蓄內斂、端莊穩重的氣質與美感。

  第一個“平”字:指漢服運用平面對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後衣身裁片肩綫相連呈平面結構,“不破肩綫”“不緔袖”“不改變布帛經緯走向”的服飾形態與西方服飾截然不同。整件衣服平鋪時呈現出中綫對折的形態,不論服飾的款式如何變化,都堅守“平裁對折”這一制衣理念。

  第二個“中”字:指漢服的衣身前後均有中縫,體現了左右均分、守正執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態。保持中縫對稱的剪裁習慣,與其他民族服飾形成結構性差異。又因前後中縫與地面垂直,被賦予“剛正、公平、正直”的含義。

  第三個“交”字:指漢服穿著時通過“相交”完成閉合,如交領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圍合,褲腰是兩片重叠等。衣裳叠穿、衣身前後閉合,也被賦予天地交泰、陰陽相合的含義。《易經》泰卦曰:“小往大來,吉亨。”“天地交泰”蘊含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交領”或者“交衽”的形態,則是“交泰”思想的器物化反映。

  第四個“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閉合固定後的外觀形態和習俗,這一原則擴展到下裝也是向右側交叠閉合固定。“右”作為漢服的本質特征之一,蘊含了文明有序的觀念。衣襟向右掩視為陽,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視為陰,表示故去的人。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反映的正是當時漢民族服飾“右衽”的特點。

  第五個“寬”字:漢服的用料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形成“鬆袼寬擺”的特征,袖根寬鬆使腋下能自由運肘,裳或裙擺是腰圍的兩倍以上,形成文質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蘊含天人合一的哲學氣韵。

  第六個“褖”字,讀作tuàn,字意為衣服緣邊,是一種包邊工藝。古人認為衣領若不加緣邊則為粗陋之服,稱之為“襤”;如又加以縫補,則稱“褸”,成語“衣衫襤褸”形容生活困苦。現代漢服禮服傳承《周禮》之制,保持“續衽鈎邊”的結構,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緣邊,遮掩交叠之處有傳承禮義之邦的含義。

  第七個“合”字,即“腹手合袖”,約束袖長和儀態。特別是禮服,根據《玉藻》和《深衣》篇的記載,“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指袖長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雙手合攏時袖子褶皺堆積,袖口左右相合,陰陽互補,蘊含“和合共生”的含義。

  第八個“纓”字,字意泛指用於固定的帶狀部件或穗狀飾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於西式服裝的單紐式或拉鏈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帶或佩綬等部件收束和裝飾,若用紐扣則隱藏於不起眼處,形成隱扣系帶,佩綬結纓的衣冠風貌。

  總而言之,漢服與西式服飾的差別,在於漢服幾乎所有部件和結構都有相應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即在自然之中尋找規律,進而賦予文化的解釋。又如“圓形袖口”“衣裾平直”等結構特征,不論最初是出自工藝或其他客觀原因所致,但最終一定會賦予文化的解釋,體現“規矩方圓”的文明理念。制衣理念的差異,表現為審美趣味的不同。從結構上看漢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會隨之呈現不同的曲綫,其行雲流水般的外形,給人以隨風而動、瀟灑飄逸的感覺。這一點與崇尚開放性感、強調人體曲綫審美的西方服飾,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服飾類別,表現出中西方文化的認識差異。

  回歸生活:探索傳統文化現代化之路

  漢服的出現更像是一個“複活”的顯性文化符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一項調查顯示,2019年中國漢服愛好者達到356.1萬人,也是連續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根據年齡劃分85%為25歲以下。從動機上看,總人數中有47.2%的消費者是出於對漢服文化的喜歡,而34.7%的動機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這也凸顯了漢服和傳統文化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服飾本身所具備生活性和民俗性,與飲食、語言相似,是人們生活必需品,而不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文化技藝。對普通人而言,“穿漢服”門檻不高,輕鬆成為表現個人認同情結的載體,也能够成為特定場合中,承載著社交屬性的外在符號。

  正是這一屬性,導致漢服更像是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探索,其核心是立足於生活世界的改變,找到傳統文化在民間生活中的“用”處。正如學者朱謙之所說,這“不是舊的文化之因襲,而為新的民族文化之創造”。在漢服複興的實踐過程中,不僅是把考據、制作與研發局限在傳統服飾的歷史框架中,一次次高度“複原”某些古代服飾款式,而是要找到與保留古代漢族服飾一脈相承的共性基礎上,進行現代化的實踐和創新,實現傳統服飾的現代應用與接續,在民間生活場景中賦予新的文化含義,這也正是今天漢服複興的意義所在。

  《易經》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人文化成”為核心的文化觀是依賴人的承載而存在,沒有人的使用,文化就是故紙堆和博物館的灰塵。從日常生活領域出發,以現代普通民衆為傳播主體,通過“穿著”展現服飾的魅力,在生活中頻現文化符號,而不是單純地借助文物展示、演出團體、學術交流,使得漢服運動的發展軌跡順應現代民間生活,與時偕行地融入現代社會,為其他傳統文化複興探索出成功之路,這是漢服運動的使命和價值所在。

  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煥發新生機

  2003年11月12日,漢服被普通人王樂天穿上街頭,這一傳統服飾重新引人注目。2013年中華禮樂大會、西塘漢服文化周,2018年中國華服日、國絲漢服節等,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紛至沓來;再到《中國詩詞大會》的參賽選手、風靡全球的視頻博主李子柒,這些飽讀詩書、淡然出世的漢服愛好者,也走入了公衆視野。在媒體眼中,這是漢服亞文化的“二次元”破壁;在市場眼中,這是“國貨”經濟井噴的一個起點;在學者眼中,這是年輕人“國風”歸來的一個表現;在世人眼中,漢服不再是複古作秀、奇裝異服,而是國風回歸、文化自信的視覺盛宴。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切自然的實際行動。漢服不僅是人們對傳統文化認同的一個符號,是對本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的一種良好載體,更是中國對外文化軟實力的象征。譬如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海外華人聯合舉辦的“漢服快閃活動”,用《我和我的祖國》獻上海外華人的赤子之情,讓外國人近距離感受到中國服飾之美,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魅力。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之一,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傳統文化審美和現代風俗習慣的凝結與呈現。所有中國年輕人,在選擇穿漢服的那一刻,就承擔起新的角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者、傳播者。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漢服的興起是建立在國家強盛的基礎上,“穿漢服”以最表象的方式,讓更多人在喜歡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更形象更具體的展示,反映現代人們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熱愛,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態度,是文化多樣性、審美多樣性、生活方式多樣性的體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