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弘揚中國非遺的“洋村民”
http://www.CRNTT.com   2022-10-27 08:55:45


克里斯(右)正在學習餘杭紙傘製作技藝。(圖片來源:出品方供圖)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從一把餘杭非遺紙傘,到一把充滿創意的“飄”紙椅,再到“蝶”紙椅……德國設計師克里斯和他的朋友們通過自己的巧手讓中國非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近日,由浙江電視台國際頻道和餘杭區委宣傳部聯合拍攝的紀錄片《克里斯和他的中國夥伴》上線央視國際頻道,讓更多人瞭解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黃湖鎮青山村的這位“洋村民”。

  《克里斯和他的中國夥伴》講述了克里斯學習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餘杭紙傘製作,並通過創造性轉化,讓這項技藝登上國際舞台的故事。

  2010年,克里斯來到中國,次年和朋友張雷夫婦拜訪了餘杭紙傘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劉有泉,潛心學習餘杭紙傘70多道傳統製作工藝。學藝過程中,他對上傘面時的“濕糊”工藝產生了濃厚興趣。餘杭油紙傘的“濕糊”工藝,是用膠水將桑皮、山皮等韌皮纖維為原料制成的整張皮紙濕透後,一層一層糊在傘骨上的一道工藝。克里斯和張雷夫婦嘗試將這項工藝應用在其他形狀的框架上,設計出燈罩等生活用品。他們還進一步大膽探索,在沒有框架的情況下,運用濕糊工藝製作出一款紙椅。

  2012年,一把名為“飄”的紙椅出現在米蘭設計周,它有著良好的牢固度和優美的設計感,讓國際設計界看到了中國非遺工藝的神奇,一舉獲得了米蘭家具展設計師衛星展全場最高獎。

  《克里斯和他的中國夥伴》呈現了克里斯等設計師通過建立非遺與現代生產生活的聯繫,助力青山村鄉村振興的實踐。

  紙椅“飄”在米蘭設計周獲大獎的消息傳回國內,餘杭紙傘作坊沸騰了,這讓劉有泉的孫子、90後劉偉學看到了中國非遺的世界影響。

  2015年,克里斯等人與劉偉學聯合製作了一把大紙傘,作為裝置藝術遠渡重洋,參加了巴黎MO展覽、米蘭設計周展覽以及雅典博物館展覽,再次走上國際舞台。2022年,餘杭紙傘在故宮文淵閣驚艶亮相。

  克里斯等人的出現,讓餘杭紙傘在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從上游重塑了消費者對中國非遺的自信,從下游激活了非遺在產業發展中的活力。從小山村的一個簡陋作坊,到瓶窑老街上的餘杭紙傘館,再到餘杭紙傘走進故宮文淵閣,如今,劉偉學已開設網店“紙傘之家”,還將紙傘結構融入衍生品設計之中,吸引年輕人返鄉,帶動村民就業,形成了保護傳承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的模式。

  克里斯也在3年前把妻子、女兒、兒子接到中國,把家安在青山村,成為青山村的“洋村民”。每當太陽落山,落日餘輝灑滿整個村莊,克里斯會帶著索尼婭、皮特在村裡的坡地玩滑板,到溪邊嬉戲玩耍,妻子妮可騎著自行車陪護在孩子們身邊。克里斯在片中說:“我們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地方作為我們的圖書館、我們的工坊、我們的工作室、我們的家。如今這裡不斷有新人進來,村莊變得更加開放,我們住在這裡非常高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