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州市姑蘇區:探索古城保護與更新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2-11-04 09:43:45


姑蘇區“古城細胞解剖工程”現場(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從2020年12月起,一個名為“古城細胞解剖工程”的項目在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展開。蘇州古城54個街坊、14.2平方公里內的房屋、古井、古樹、橋梁等每一個“細胞”,都將在這項工程中得到全面、深入的“體檢”。

  “古城街坊的故事挖不完,每一個老居民都是一本活寶典,每一處古跡都藏著鮮活的過往。人物、風俗以及重要空間要素的挖掘,是對蘇州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拾遺。”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古城保護委員會規劃保護處處長王永法說。

  解剖式普查,每一處無名院落都有了“身份證”

  解剖式普查把老房子的前世今生、格局演變摸得一清二楚,相當於給每一處原本籍籍無名的古跡辦了一個“身份證”。這些物質和人文信息,將為古城整體保護與更新提供科學依據。

  2021年夏天,一群頭戴遮陽帽,手持攝像機、錄音筆、測量卷尺等設備的“古城細胞解剖師”,穿梭在大街小巷,逐戶上門,以拉家常的方式采集原住民口碑資料,同時采集門樓、界石、碑刻、古井等歷史要素,使采集成果更加立體、飽滿。

  姑蘇區分區域實施“古城細胞解剖工程”,首批選取20號、32號、15號、7號4個街坊,以不低於95%入戶率為標準進行普查。“我們把古城的傳統民居等建築物、構築物看作是構成古城結構的‘基本細胞’,委托專業機構全面收集民居建築信息和歷史沿革資料,形成建築名錄及基本資料。”姑蘇區古城保護委員會規則保護處工作人員戚雅亭表示。

  2021年3月,“古城細胞解剖工程”普查工作團隊來到32號街坊。據一位80多歲的老阿姨回憶,早年間,在他們家屋子前面有一個老宅,大家都叫它鴛鴦禮堂。根據這個線索,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張妤姝通過查找歷史資料發現,該建築為清末吳姓鄉紳的宅邸,民國時期開始流行新式婚禮,故城里的開明士紳、教育界人士多崇尚“西洋婚禮”,32號街坊的鴛鴦禮堂正是當時舉行新式婚禮的場所。這一發現說明,蘇州在民國時期“結婚”這一傳統民俗習慣,受到外來文化影響而發生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