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清明“節令戲”略說
http://www.CRNTT.com   2024-04-04 17:58:59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據中國文化報報導,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清明民俗最典型的就是祭祖和掃墓,另外就是踏青和春游。清明題材反映到戲曲舞台上的“節令戲”,也是以這兩方面內容為主體。

  說起清明節,不能不談到寒食節。據傳,寒食節起源和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子推有關。傳統戲曲舞台上出現較早的歌頌介子推忠義之舉的作品,是元代的雜劇《晉文公火燒介子推》,作者是山西臨汾人狄君厚。故事中,晉文公誤把介子推和其母燒死在柳樹之下,感到非常悲痛,為了“以志吾過,且旌善人”,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定陽郡改為介休縣,並在介子推忌日這天禁火,以寄托哀思,稱為寒食節。清明節一般都落在寒食節後的一兩天。此後寒食節和清明節就演變成祭祖和春游為主題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的戲曲舞台上演繹介子推的忠烈故事,逐漸成為一個頗有儀式感的文化現象。清代宋廷魁所撰《介山記》、蔡廷弼所撰《晉春秋》,講述的也是這個傳統故事。後來的京劇《焚綿山》、晉劇《介子推》《千古寒食祭》,蒲劇《介子推》《火燒綿山》,豫劇《燒綿山》……講述的也大都是這段故事。尤其是火燒綿山的場景,催人淚下,感人至深,傳承下來忠貞、正直、淡泊、孝敬等各種美好的道德信念。

  除了介子推的故事,清明的戲曲舞台上還經常上演《生死牌》《探陰山》《小上墳》《狀元譜》《康氏哭靈》以及一些其他的傳統鬼戲。劇中人物和鬼魂的離合悲歡,寄托著世人對傳統美德的珍重和頌揚,傳達懲惡揚善等美好願望。

  另外,游春的內容也是清明“節令戲”的重頭篇章。其中從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意演繹出的《小放牛》,講述一個放牛的牧童與一個小村姑路遇的故事,二人對唱歌舞,互表愛慕,身段優美,情節風趣。京劇、川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豫劇等均有這個戲,荀慧生、於連泉等大師都演過這個戲,名演員張春華以66歲高齡扮演小牧童也非常精彩,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洛陽橋》《楊八姐游春》《游湖借傘》等戲也是借助游春情節引發戲劇衝突,優雅的唱詞、清新的場景,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清明節的“節令戲”,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感受生活的美好,緬懷往日的情意,也是一個聯繫過去與未來、人與自然的情感紐帶。近年來,在藝術創作領域,也有一些表現時代生活、頗具特色的清明“節令戲”出現在舞台上。比如表現先烈事跡的一些現代戲就很令人動容。不過,現在的清明“節令戲”還是以一些傳統老戲為舞台主體,這些戲中也有一些需要反思和提升的地方,比如一些封建和迷信之類的固化觀念,就與當今時代不匹配。談論今天的清明“節令戲”,也需要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審美理念和道德認知上的新思考和新轉換,需要一種當代人文精神的共識性,需要審美品格上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清明“節令戲”的舞台怎樣更豐富、更有生機和活力,也值得我們的戲曲工作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