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關塔那摩 一塊設有美軍事基地的古巴領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8 13:57:37  


關塔那摩美軍監獄。(資料圖)
  關塔那摩,這個古巴東部的邊境城市,因設有美國軍事基地而舉世聞名。近年來,又由於美軍基地的監獄中關押著眾多塔利班戰俘而更加吸引國際社會的目光。2001年1月,我作為新華社常駐古巴記者,在古巴有關方面的安排下,去關塔那摩採訪,並到了離美軍基地近在咫尺的古巴小鎮凱馬內拉。

  省會關塔那摩

  關塔那摩是古巴同名省份的省會,距首都哈瓦那900公里。 1898年,美國以其停泊在哈瓦那港口的“梅因號”軍艦被炸為由,向西班牙宣戰,堂而皇之地進入古巴並將其變成殖民地。1901年2月,美國總統麥金萊簽署了一項法律,其中包括一項由國會議員奧爾維勒.普拉特提出、參議院通過的法案,即古美關係史上有名的普拉特修正案。這項法案規定美國有權對古巴進行軍事干涉,並且強迫古巴讓出一部分領土給美國建立軍事基地和開採煤礦等。根據這一法案,兩國在1903年又簽署了一項條約,明文規定把關塔那摩海灣的部分土地租借給美國作為軍事基地。

  關塔那摩美軍基地位於古巴島東南部的關塔那摩灣,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78平方公里是陸地,39平方公里是海域。美軍基地和古巴轄區之間以一條軍事分界線相隔,雙方人員不得相互往來,分界線兩邊各有一定範圍的軍事禁區。

  關塔那摩有50多萬人口,離古巴第二大城市聖地牙哥110公里。採訪那天,我們早上從聖地牙哥出發,上午10時便到達關塔那摩市中心。街上人多車也多,非常熱鬧,與古巴內地的城市相比,這裏的黑人要多得多, 這是因為當初從非洲販運到古巴的黑奴,最先是在東部登陸的。街道兩旁商店林立,既有美元超市,也有用古巴比索支付的日用雜貨商店和農副產品市場。

  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古巴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進入極其困難的“特殊時期”。古巴政府為了克服經濟困難,採取了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其中一條是允許美元在市面流通和個人持有美元。這一政策的實行使得來自美國的僑匯大量湧入,古巴也隨之開設了許多美元商店,吸收外匯。

  我們走進一家叫“松松”的美元商店,只見各種商品琳琅滿目,生意異常紅火,購物的人從店內排到門外。貨架上還有許多中國瓷器,看來中國產品也來到了這個古巴邊境城市。

  瞭望美軍基地

  離開關塔那摩市中心,我們的汽車飛快地向邊界駛去,前往一個叫馬婁納的山頭上。那裏有一個瞭望台,通過上面的望遠鏡可以看到對面的美軍基地。20分鐘後,我們就到了古方軍事禁區的第一道哨卡。導遊魯文下車聯繫,我們很快就被放行,古巴軍方還派了一輛吉普車在前面帶路。

  我們坐在車內,隔著車窗玻璃,可以看到遠處山上高高聳立的監視塔。魯文說,古美雙方對於分界線兩邊的軍事區控制都很嚴,古巴一方每隔不遠就有一個觀察哨,而美軍則在他們一側埋下了無數地雷,是世界上密度最大的雷區,炸死過的無數古巴人。

  到了第二道哨卡,帶路的吉普車返回,我們繼續前行。道路兩邊是一塊塊的鹽田。 魯文介紹說,這裏是古巴主要產鹽區之一,每10個古巴人吃的食鹽中就有一個是來自關塔那摩,制鹽業是當地主要的就業來源。

  汽車經過了一個古巴軍隊的練兵場,便到了瞭望台的所在地馬婁納。瞭望台建在軍事分界線古巴一側的一個山頭上,上面有一個旅遊餐館。在古巴大力發展旅遊的今天,觀看美國海軍基地也成了一個旅遊項目。遊客經過批准,可以在官方旅遊機構的安排下,到瞭望台參觀。

  站在瞭望臺上俯視山下,一條公路作為分界線將美軍基地和古巴轄區分開,一座座白色的界樁清晰可見。透過瞭望臺上的望遠鏡,隔離帶上的鐵絲網和美軍基地上的設施一覽無遺。餐館工作人員卡洛斯為我們端來飲料,每杯果汁2美元,然後為我們介紹美軍基地的情況。

  關塔那摩美軍基地分為軍事區和生活區,有軍用和民用機場各一個,並設有監獄。基地上現有3500多美國人。生活區各種服務設施齊全,有醫院、電影院、高爾夫球場和棒球場等。到上世紀中期止,基地上有12000多個古巴勞工。革命勝利後,古美雙方都表示允許那些人繼續在基地就業,直到退休為止。

  關塔那摩灣是古巴第三大海灣,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戰略位置可以保證美軍從軍事上控制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南美洲,包括控制巴拿馬運河。據古方人員介紹,美軍當年入侵巴拿馬和多明尼加共和國以及向海灣地區派兵,都是在這裏進行準備的。這是美國在海外的300多個軍事基地中唯一沒有規定歸還期限的軍事基地。根據當年的美古條約,美國每年向古巴繳納4000多美元租金,這些錢如今都存在美國銀行裏,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卡斯楚政府拒絕接受這筆租金,並要求收回這塊古巴領土。

  小鎮凱馬內拉

  分界線古巴轄區內有2個小鎮――布克隆和凱馬內拉,離美國海軍基地僅有幾百米,只有持這兩個地方的居住證的人,才能進去。

  到達關塔那摩的那天,我們夜宿凱馬內拉。這個小鎮只有2500多戶人家,居民10000多人。 我們下榻在距大海只有50來米的一家旅館。這個3星級旅館有2層樓,17個房間。雖然規模不大,但設施齊全,有餐廳、酒吧、商店、游泳池和車庫, 服務也正規到位。

  據旅館工作人員介紹,凱馬內拉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各種應有的行政和社會機構皆有,並有銀行和郵局,有中小學校和大小診所。鎮上的人過去大多在美軍基地打工,連基地的用水都是由這裏提供的。革命勝利後,古巴政府為了使這裏的居民安居樂業,對他們實行特殊待遇,各項供應都比內地好。90年代初,古巴進入“特殊時期”後,國家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然保證邊境地區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供應,使這裏的居民保持了較高的生活水準。因此,雖然美軍基地近在咫尺,但已多年沒有發生偷渡美國的現象。

  夜幕降臨,美軍基地燈光閃爍,小鎮凱馬內拉也是燈火通明,旅店露天酒吧的音響高聲播放著熱情奔放的加勒比音樂。旅館的人說,每年7月4日美國國慶那天,美軍基地都要放焰火,不少人建議,為了回應美國,鎮上在古巴最重要的節日――“7.26紀念日”那天,也應該放焰火慶祝,但政府表示,還是應該遵循卡斯楚主席的教導,“把錢用在教育和衛生事業上”。(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