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李明博效應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6 09:34:04  


  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說,韓國總統大選揭曉,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明博以壓倒性多數擊敗對手,當選為大韓民國的第十七任總統。李明博被認為具有濃厚保守色彩,他的勝選代表韓國自其前任金大中執政以來,長達十年的自由派統治時代,已暫時劃下了句點。對於韓國今後的內外政策動向,這次大選結果,當然會產生深厚的影響。台灣與韓國隔海相望,韓國選後在台灣社會可能出現的所謂“李明博效應”,也引起各界的廣泛討論。有些評論甚至明白指出:“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一般認為,李明博的獲勝,絕對不是單純政黨輪替的結果,而是代表韓國人民對於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嚴肅的選擇,有人形容這是一埸“麵包與奶油”的選舉。因為,從選戰啟動開始,李明博的主要訴求就是環繞著民生議題出發。李明博的這項選舉策略,可說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充分發揮了本身特有的優勢。李明博家境清寒,可說是苦讀出身。他在現代集團的企業管理經歷,以及在首爾市長任內的出色政績,成為他這次選戰的最大資產。例如,他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了一項名為“七四七”的經濟發展計劃,即年均經濟增長百分之七,十年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四萬美元,以及使韓國躋身世界七大經濟強國之列。如果韓國順利達成此一目標,五年後就可以為國內的就業市埸增加三百萬個工作機會,解決韓國迫在眉睫的失業問題。 
  
  平心而論,在過去盧武鉉統治時代,韓國在經濟成長方面已經交出一張相當不錯的成績單。韓國成功地脫離了亞洲金融風暴的陰影,年均經濟成長高達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近二萬美元。但經濟增長並未提高韓國人民的生活品質,對一般民眾而言,經濟成長的果實大都為少數富人所享用,通貨膨脹讓住屋和教育成本相對提高,市井小民都有不勝負苛之苦。李明博重振經濟的目的,就是要縮短這種貧富不均的現象,希望讓多數中低收入階層成為他經擠改革的最大受惠者。韓國選民相信李明博拚經濟的決心,更認為他所提出的人力資源規劃和各種法令配套措施,可以使他務實主義的治國理念,有效付諸實現。 
  
  社評指出,相形之下,這次韓國選戰中的其他競爭對手,則端不出像樣的牛肉。他們雖然緊咬李明博涉嫌操縱股價的負面新聞不放,但終究不為多數韓國選民所認同;執政黨也一度想以南北朝高層對話的外交成就,以及標榜具反美色彩的獨立外交路線訴諸選民,結果還是徒勞無功,韓國民眾還是關心經濟和國內社會問題。 
  
  社評認為,韓國總統選舉結果,對於即將進入大選熱季的台灣,理應具有啟示的作用。民進黨執政八年,台灣的經濟發展腳步,早就被韓國遠遠拋在後面。台灣的社會不僅出現M型的分化,並且因為民進黨的操弄族群遊戲,而呈現嚴重的對立狀態。面對選情的低迷,民進黨提不出有力的政見,只有重施故技,利用政府的公器大玩選舉的花招;甚至不惜以犧牲台灣的安全利益為代價,拋出危害兩岸關係和對外關係的“入聯公投”議題。李明博的當選韓國總統,顯示韓國人民已在“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之間,作了明確的選擇。台灣人民的智慧不落人後,當然也會作出同樣正確的選擇。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