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安倍主義潛台詞 圍堵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1 00:04:17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傳說中的“安倍主義”終於登台亮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此次東南亞之行的最後一站——印尼發表了日本亞洲外交五項原則的講話。中國外交部對此回應稱,希望日本順應歷史潮流,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為亞洲的穩定和發展作出努力。

  解放日報文章稱,這五項原則具體為:第一,日本要與東盟國家共同創造相同價值觀。第二,日本願與東盟國家一起全力維護海洋權益和航行自由。歡迎美國重視亞洲的政策。第三,積極推進日本與東盟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建設各種網絡,促進投資,拉動日本經濟的復甦,與東盟共繁榮。第四,日本與東盟共同發展與守護亞洲多樣的文化。第五,促進日本與東盟各國年輕人的交流,增進相互理解。

  “五原則基本體現了安倍政權的 ‘戰略外交’。雖然號稱是‘亞洲外交原則’,但實際上主要是針對東盟的。”上海交通大學環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說。

  戰後,日本歷屆政府曾相繼提出過一系列亞洲外交思路。從“日本不做軍事大國”、要與其他亞洲國家以“真正的朋友,建立心心相通的互信關係”的“福田主義”,到不滿足於經濟合作而希望介入東南亞安全體系建設的“宮澤主義”,再到如今的“安倍主義”,既可以看出日本亞洲政策傳承與延續的軌跡,也可以發現“安倍主義”獨有的安倍色彩,以及日本東南亞政策的內涵變化。

  由於“安倍主義”是在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中國GDP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等新形勢下給出的“外交藍圖”,在專家看來,“安倍主義”與此前“福田主義”、“宮澤主義”最大的差異在於,其暴露了日本欲拉東南亞國家共同制約中國以及配合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意圖,這也是五原則最明顯的特點。

  這在第一條與第二條原則中體現得最充分。第一條原則秉承了安倍6年前在第一任期時就倡導的“價值觀外交”理念,但值得玩味的是,之前的表述是“與具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進行合作”,而這次改為“創造相同價值觀”。王少普解讀,措辭的轉變意味著“一方面要將越南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進來,另一方面也是試圖用 ‘價值觀外交’推動這些國家發生內部變化,使它們接受西方的價值觀”。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令遠進一步指出,“相同價值觀”還包含這樣一層潛台詞,即對異於這些價值觀的國家將採取排斥的態度,這其中明顯包括中國。因此,這既對中國現有體制構成挑戰,又是站在“價值觀”的制高點上,以貶損中國的國際形象來抬高日本的地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