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公開中國隱形無人機細節 已完成首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6 09:59:41


資料圖:利劍無人機。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據俄媒報道,無人飛行器研制成為中國高科技軍事思維快速發展的方向之一。雖然中國無人機的性能稍遜於著名公司的產品,但它們擁有成本優勢,因此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世界主流品牌的強大競爭對手,躋身國際市場領先行列。

  據環球網引述俄羅斯武器網7月12日報道,中國產品在一定時間內落後於世界領先大國的劣勢,正在由較低的費用和快速生產實際樣機的方式得以彌補。在無人機研制領域同樣如此。如果說在2010年前,媒體只能“閑扯”中國無人機研制成果的話,那麼最近5年來,中國展示的已經生產的無人機實際樣品越來越多。

  美國軍事分析師預測稱,到2014-2023年間,中國將生產大約41800架陸基和海基無人機,總價值約105億美元。中國無人機對外銷售規模的增長也確認了這種發展的可能性。雖然中國無人機在作戰效能上可能會敗北,但是它們必將以較低的成本吸引潛在買家。

  如今中國生產的各類無人機大約有25種型號,其中輕型無人機供應陸軍使用,稍重型的無人機交付中國空軍。為了提高空軍無人機的使用效能,中國計劃將其部署到沿海專用基地,其中2個基地正在建設之中,另外計劃建設11個基地。中國希望借此加強對爭議島嶼附近地區的控制,使用無人機打擊罪犯。

  媒體報道最多的中國無人機主要是情報偵察、通信無人機,以及使用精確武器殺傷目標的無人攻擊機。比如2013年中國國防部披露了4種無人機“翔龍”、“翼龍”、“利劍”和“天翼”,其中“翔龍”屬於偵察型無人機,其餘三種都是空面准確制導武器載體,而“翼龍”多用途無人機特別引人關注。

  “翼龍”無人機樣品在2014年中國珠海航展上公開亮相。該項目從2005年起由中航工業研發,最初的定位是外銷到第三國。2007年首飛,2008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模型。盡管外形上與美國MQ-1“捕食者”和MQ-9“死神”相似,但是研發人員強調,“翼龍”是中國完全自主研制的產品。“翼龍”無人機采用長展弦比機身,機首有明顯的整流罩,內裝光電設備模塊,用於晝夜觀察,保證執行攻擊任務。它采用直角大展弦比中單翼飛機布局、V型尾翼和三點式起落架。渦軸發動機安裝在機身尾部。“翼龍”無人機長9.05米,高2.77米,翼展14米,標准起飛重量1100千克,最大速度2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 5000千米,實用升限5000米,續航時間可達20小時。有效載荷100千克,可以是設備吊艙,也可以外掛兩枚導彈(制導炸彈)。雖然彈藥基數較小,但是殺傷兵器效能較高,完全能够彌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