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歐洲頻遇危機德國領頭地位凸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30 14:56:37


 
  歐洲一向被認為是遠離恐怖主義的淨土。但2015年法國遭遇兩次嚴重恐襲,舉世震驚。

  西方國家組成了反恐聯盟,矛頭一齊指向IS。默克爾立即向法國承諾,將與法國攜手打擊恐怖主義。德國政府制定了向反恐聯盟提供軍事支持的一攬子計劃,其中包括派遣軍機、軍艦、衛星偵察設備以及1200人的聯邦國防軍士兵。這是二戰以來德國第一次打破慣例,大規模參與海外軍事行動。

  恐怖暴力事件助長了反伊斯蘭情緒在歐洲蔓延,德國一個名為“Pegida”的反移民、“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的排外運動借機興起,將來還會進一步凸顯德國國內的族群矛盾。很有可能像法國的“國民陣線”一樣,極右翼黨派“德國國家民主黨”也將獲得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從而給現在的執政黨帶來更多挑戰。

  歐盟真正的問題是政治一體化缺失

  歐盟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它的執行能力遠遠無法與一個主權國家相比。目前的難民規模只有歐洲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歐盟成員國政府都面臨著國內政治現實和選民壓力,大多不願意主動接收難民。希臘GDP只占歐元區GDP的2.6%,但歐盟其他成員國都不願意出錢埋單。

  默克爾曾直言,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將一個政治共同體才能完成的任務寄托在一個問題重重的經濟共同體之上,因此,歐盟必須修改《里斯本條約》,建立一個真正的政治聯盟。

  然而,在沒有建成政治一體化的現實情況下,歐盟往往成了歐洲大國(如德國、法國)將自身意志和姿態強加於弱勢國家的政治機制。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烏克蘭危機和難民潮等重大危機的連續衝擊下,歐洲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德國在危機中不斷凸顯其歐盟頭號大國的地位。而今天的德國領導人不再刻意保持政治上的低調和克制,也不再諱言德國對歐盟領導權的追求。在歐盟當前的內部改革和對外戰略調整中,德國的理念已經起著關鍵的引領作用。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