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非戰勝埃博拉 世衛贊中國發揮重要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15:09:51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世界衛生組織14日宣布,利比裡亞複燃的埃博拉疫情已於14日結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傳播鏈在西非地區全部終結。在病毒肆虐兩年多之後,這場期盼已久的勝仗離不開西非三國強有力的政府領導、當地民眾社區參與以及來自各國的援助。世衛組織官員還特別稱讚了中國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西非抗擊埃博拉疫情進程中,中國是全球提供援助最早的國家之一,向相關疫情國家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

  世衛組織應急風險管理和人道主義應對司司長裡克·布倫南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們感謝中國援助資金與物資,大量派遣醫護人員和專家,他們在治療患者、調查病例與追蹤接觸對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14日表示,“面對來勢汹汹的疫情,中國援非醫療隊和中國的防疫和公共衛生專家選擇了堅守,與非洲人民攜手相助,共渡難關。中國醫護人員團結一心,培訓隊、監測隊、醫療隊形成合力,援助引領和帶動了國際援非抗疫行動,受到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後埃博拉”時期,中國還將繼續支持西非重建有應變能力的衛生系統,支持世衛組織建立應急隊伍和設立應急基金,繼續加大非洲公共衛生人才的培訓力度,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此次疫情應對過程中也有許多地方值得反思。發現疫情與應對行動的滯後,令世衛組織備受批評與指責。疫情倒逼世衛組織啟動應急機制改革。陳馮富珍表示,世衛組織首先要建立統一的應急項目,簡化程序,調度和管理全球資源,加速應對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建立全球應急隊伍加強疫情應對;與成員和其他合作夥伴強化融資機制,支持世衛組織及國際間的疫情應對,幫助脆弱的國家加強疫情應對能力。

  此外,長期被忽視的熱帶病研究、大型藥企受經濟利益驅動的藥物研發機制也受到詬病。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研發的疫苗rVSV-ZEBOV已應用於利比裡亞抗疫前線,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結束後,康復患者體內殘餘病毒再次引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世衛組織也坦言“工作並未結束”:如何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和快速應對能力、如何在殘餘病毒複燃後作出反應、如何關注康復人群及重建社會和醫療衛生體系,西非三國、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依舊面臨挑戰。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