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日本不是產業政策的優等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09 12:24:23


 
  日本鋼鐵產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快速崛起並且在國際市場與曾經的鋼鐵老大美國進行競爭,被認為是通產省產業政策成功的一個案例。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認為,日本鋼鐵業的快速崛起得益於已經成熟的煉鋼技術和日本政府提供的廉價資金。日本鋼鐵業當時的資本回報率大大低於日本製造業平均回報率。由於利潤太低,投資資金大部分來源於政府資助的廉價貸款,幾乎沒有自有資金。從投資效率來講,這不是成功的產業政策。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政府的產業政策脫離了對具體產業的支持,開始側重R&D(研究與開發)。在日本政府主導下,富士通、日立、三菱電機、NEC和東芝成立了“大型集成電路技術研究協會”,致力於研究計算機集成電路。通產省提供了290億日元的資助,加上會員的投入總研究經費達到700億日元,大約為日本整個半導體產業R&D投入的一半。這個研究協會創立了1000多個專利,為日本企業追趕當時計算機行業龍頭老大IBM,立下汗馬功勞。集成電路的協同研究可以說是日本通產省產業政策最為成功的一個案例。然而,日本政府在上世紀80年代對於R&D的支持大約占日本總R&D投入的22%,遠遠不及美國(48%),英國(38%)和法國(44%)政府在本國R&D投入中的比例。這段時間日本的科技進步應該更多歸功於日本私營企業對R&D的投入。因此,日本並不是產業政策的優等生。

  毫無疑問,市場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環境污染和氣候變暖就源於市場缺陷。對於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壟斷性的行業,政府的產業政策還是有可為的。經濟學家布蘭德和斯班瑟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了戰略貿易政策。他們從理論上證明了政府對有潛力進入全球壟斷行業企業的財政支持可以提高國家整體的福利。日本對集成電路研究的支持以及英、法、德三國政府長期不遺餘力地支持空中巴士集團與波音飛機公司的競爭,就屬於成功的戰略貿易政策。問題的關鍵是政府中的決策者如何識別這樣的行業,以及政府是否有充足財力持續支持和培養這樣的產業。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