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63歲退休”?先聽聽公眾的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6 10:30:55  


  25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董事長戴相龍在上海出席一次論壇時坦言養老金確有缺口,為達到收支平衡,可能會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3歲。養老金缺口、延長退休年齡等話題一直都牽動著公眾的敏感神經。在此之前,一些學術機構也曾發布研究報告談及中國養老金缺口問題,但此次戴相龍以社保基金理事長的官方身份承認養老金有缺口,並表示了改革養老制度的必要,這是比較少見的。

  最近幾年,中國人口紅利日漸縮小,老齡化社會正快速到來,如何改革養老制度,保證全國人民老有所養,是難以回避的話題。但是,面對社會上紛傳的養老金缺口問題,官方一直沒有明確承認。養老金是全國人民的養老錢,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在這個問題上謹慎表態,避免造成大的影響,可以理解。

  但是,面對複雜的養老問題,要是真想推動養老制度改革,必須要得到公眾和社會輿論的理解和支持,盡可能地向公眾解釋目前養老制度的現狀就顯得尤為必要。比如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版本,有的說缺口18.3萬億,有的說缺口1.7萬億,還有的認為根本沒有缺口,差異甚大的數據很難讓公眾對我們國家的養老金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這一次,戴相龍不回避問題,坦誠存在養老金缺口,並稱“那是後患無窮的”,這對於我們下一步推進養老制度改革有積極意義。試想,只有相關信息充分披露,公眾對我們當前的養老狀況和改革的迫切性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才有利於達成改革養老制度的共識,共識達成後再談是否延長退休年齡才有意義,否則只能引起老百姓的強烈反感。

  當然,僅僅公開信息還遠遠不夠。公眾和社會輿論之所以對延長退休年齡這個問題敏感,不僅僅是因為它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還涉及到一個社會公平問題。比如,對於已年屆六十的人或繁重體力勞動者來說,現在就一步到位地延遲退休,而沒有一個緩衝期,是不是不公平?再比如,眾所周知,我國現在的養老制度還實行雙軌制,同樣是退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相比企業人員的退休金高出很多,這雖然有歷史因素和時代背景,但其中隱藏著巨大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已經成為養老制度改革的最大阻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