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天然氣不能“今天辟謠明天漲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3 11:25:58  


  4月1日起,長春市燃氣價格上調。顯然這不是一個愚人節新聞。之前有關天然氣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傳聞”,讓各地出現了一輪搶氣潮,有關部門趕緊辟謠稱暫無漲價計劃,可話音未落,長春天然氣價格就應聲上漲,難免不讓人擔憂,自己所在城市是否會變成下一個長春?

  天然氣價改必須充分考量到民眾承受能力,而不是隨意動用所謂經濟杠杆,來單向滿足企業的漲價需求。民眾其實並不完全反對天然氣價格調整,而是反對天然氣資源壟斷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冗員、高利潤等,統統以漲價形式讓消費者買單。在長春市燃氣價格上調的新聞報道中,一個細節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為限制部分客戶過度交費問題,公司規定每戶每個月限額交200元。漲價後用氣要執行新價,用戶仍需補交價差。

  這就是赤裸裸的霸王條款。燃氣企業向客戶提供的是預存繳費模式,就不能在天然氣價格便宜、供應量多的時期,鼓勵客戶一次性繳納更多的費用,而在天然氣看漲之際,就人為限制客戶交費額度。除非燃氣企業與客戶之間有事先的相關合同,詳細規定了客戶每次繳納費用的上限與下限,否則無權損害客戶的自由選擇權。

  這樣嚴重違背市場規律與契約精神的企業,只能讓人懷疑價格頂風上漲的惡劣案例,反襯出其經營中存在的種種積弊。而面對霸氣十足的燃氣企業,有關部門應當更多地站在處於弱勢的消費者一邊。可是天然氣價改的博弈中,消費者的身影完全消失了。更為糟糕的是,有關部門今天信誓旦旦地聲稱暫無漲價計劃,緊接著就出現了長春天然氣漲價一幕。不由得讓公眾懷疑,有關部門釋放的煙幕彈只不過是為了保護燃氣企業利益,更多地來榨取消費者。

  將部門公信力與燃氣企業捆綁在一起,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辟謠”本身成了更大的謠言,民眾對於有關部門能否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懷疑程度進一步加深。這種反感情緒會隨著漲價事實不斷放大,最終形成民眾、燃氣企業與主管部門三者之間的嚴重對立,彼此信任的紐帶出現斷裂,民眾下一次會用更加汹湧的搶氣潮來用腳投票,由此引發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可謂一本難以計算的賬單。

  關係民生的,都漲價了,成品油漲價,電漲價,氣漲價,民眾感覺被逼到了死角。面對辟謠後的漲價,所產生的憤怒與不公,遠大於所付出的那點錢。能源價格的價格聽證會已經被毀了,如今部門辟謠又快成了愚人節笑話,消費者還能相信什麼?政府公信力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在類似事件中喪失,有關部門宣告主動放棄了自身的調節功能。

  包括天然氣在內的能源價格,漠視消費者情感,以其權益為代價強行推動,所埋下的後患必然會在某個節點爆發。漲聲一片中,國家要為承受不起的低收入群體提供各種價格補貼,而所有的補貼等於間接還給了漲價的壟斷企業,這進一步助推了企業的漲價衝動。如果能源價格無止境地漲上去,將帶來國民實際收入水平的下降,刺激內需的經濟轉型舉措無所落地,甚至對未來經濟增速保“7”產生種種不利影響,有關部門終將面臨得不償失的雙輸結局。(時間:4月2日 來源:國際金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