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創刊64年的湖南《衡陽日報》從4月19日起至4月23日的短短5天裡,報頭題字連續3次更換,當地市委書記上任不足一個月。對此有讀者認為,作為黨政機關報,行事作風應嚴謹,不能說變就變。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報頭當然也可以更換。但把黨報的報頭弄得像小孩子在沙灘上建的房子一樣,不喜歡就推倒重來,而且幾次三番地搞,這未免過於隨意。
按理說,一個沿用了64年的報頭,應該沒有太大的瑕疵,沒什麼更換的必要。有媒體從業人員介紹,該市委書記早在懷化任市委書記時就將《懷化日報》報頭更換,被人稱為“換字書記”。可見,更換報頭很可能只是出於領導個人的喜好。
作為一個地區的“一把手”,對當地報紙的報頭提出意見並進行更換,這看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大事。但“一把手”不但有權力更換報紙的報頭,也有權力決定一個地方的發展規劃、人事任免等方方面面。如果做決策時總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恐怕不是好的苗頭。
這樣的擔心並不多餘。在各地新領導上任之後,否定以前的規劃、否定以前的建設,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打鼓另開張,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不客氣地說,有些城市發展規劃的變化,比《衡陽日報》的報頭換得一點都不慢。換個領導就搞一套,一些領導的也許裡裡外外都賺了,但老百姓卻往往叫苦不迭。
用了幾十年的報頭說換就換,甚至5天就換了3個,這裡面看不到任何決策透明公開,看不到一點點問計於民。如果這樣的作風帶到平時的工作裡面去,很可能就是朝令夕改,隨意施政。改革當然是當今社會的潮流,但沒有民主決策,沒有群眾參與,領導想起啥是啥的改革,只不過是在折騰,是在勞民傷財。
更換報紙的報頭只是“表”,權力受不到約束才是“裡”。領導把報紙的報頭當成試驗品,傷害的也許只是一份報紙,但如果把施政方針當成試驗品,傷害的將是全體老百姓的利益。這一點,我們不能不防。(時間:4月30日 來源:海峽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