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金融創新與實踐要相信市場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0 23:34:12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7月14日在京召開,金融安全、金融監管改革成為最受關注與熱議的話題。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液,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但是長期以來,公衆乃至監管層對於金融的認知、理解與定義依然存在頗多常識層面的誤區。

  美聯儲前任主席保羅•沃爾克堅持認為,過去20年銀行業唯一有用的金融創新只有自動取款機(ATM)。此言略顯偏頗,卻也不無道理,現在的問題是,金融創新是否已然過度?在筆者看來,不是創新過度而是依然不足,不是過多過濫而是缺乏規範。

  校園貸的肆虐是否驗證了一個事實:金融創新已屬過度?校園貸不是正常、正規的消費貸金融業務,事實上它已經演變成了嚴重傷害大學生群體的高利貸。瘋狂的校園貸走向失控,不是金融創新惹的禍,而是監管失責之過,血淋淋的教訓說明——應有的、必要的監管存在缺失的問題,正規金融機構、合規消費貸產品在大學校園長期缺位。

  今年以來,整頓險資、規範秩序等一系列舉措,無不釋放出金融領域強監管的關鍵信號,去杠杆被定義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去杠杆是為了控風險,更是為了擺脫信貸擴張型增長的路徑依賴。去杠杆、嚴監管的同時,尚需實現三個再平衡:金融創新與市場規範的再平衡,金融實踐與反哺實業的再平衡,混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再平衡。

  去杠杆應該是有目的地去杠杆。是什麼目的?就是為了讓金融更規矩更安全。去杠杆一定不是“零杠杆”,而是要讓杠杆率更合理更合適。如何看待目前整體的杠杆水平?實事求是地說,國家儲蓄率相對較高,可以承受相對更高的杠杆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