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感受“北京規劃”的迷人魅力
http://www.CRNTT.com   2017-10-09 15:24:06


  經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複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昨天正式發布。這是建國以來北京城市發展的第七個規劃,是我們全面貫徹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集北京智慧、全國智力和全球經驗編制而成的首都發展法定藍圖。

  這次編制《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緊扣國家發展關鍵時期的脈動,以“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為指引,直面“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建設怎樣的首都”這一世紀之問,謀劃和制定的未來20年首都可持續發展新藍圖,引人注目,催人奮進。規劃以更加明確的目標,對強化北京的首都功能作出了清晰的戰略定位,對引領激勵全市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規劃》明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履行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服務,為國家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衆生活服務的基本職責。明確北京作為“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和“四種服務”的基本職責,是《規劃》的最大亮點之一。

  1949年前,北京是一座消費型城市。建國後北京既是首都,又被定義為工業城市。改革開放之初十餘年間,為搞活城鄉商貿流通,解決城市居民就業,北京興建起大批全國性商品批發交易大市場。隨著外來人口大量進城謀生,北京在此後20餘年間,聚集起總量超過千萬人的“北漂”群體和外來勞務人口。隨著北京城市不斷發展,有兩大矛盾日漸凸顯出來,一是交通擁堵,北京一度成為與巴黎、東京、紐約、倫敦等國際化大都市齊名的嚴重擁堵城市;二是水資源趨於緊張,空氣污染加劇,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受損突出。這些問題和矛盾促發我們深入反思,積極探索首都功能的精准定位和科學疏解,下決心緩解和治理“大城市病”,使首都功能得到明顯增強和充分發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為此,北京要在總定居人口和城市總占地規模兩大環節適度做減法,規劃人口長期穩定在2300萬以下,城市占地面積在20年內由目前的2921平方公裡,分階段壓縮至2760平方公裡。放在全國各類大中小城市慣性發展的背景下,北京規劃的經驗尤其難能可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