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叫停“互助獻血”是挑戰也是契機
http://www.CRNTT.com   2018-02-22 16:46:37


  2009年前後,互助獻血在全國各地展開,在救助需血患者的同時,也催生了利益鏈、滋生血頭賣血等產業,受到外界爭議。《新京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北京已於2月10日叫停互助獻血,而不少醫院內部工作人員則對“血荒”感到擔憂。

  提倡互助獻血,是《獻血法》的規定,根據該法第十五條,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為保證應急用血,醫療機構可以臨時采集血液,但應當確保采血用血安全。顯然,與個人和團體無償獻血相比,互助獻血的指向性、目的性更明確,可以起到迅速動員獻血者的作用,從而緩解供血不足的狀況。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初衷良好的互助獻血在現實中漸漸變了味。在一些地方,將法律規定的“提倡”互助獻血,變成了變相的“強制”。一些醫院要求患者,必須先聯系親朋好友,獻够一定數量的血,才能排期手術。於是,“血頭”應運而生。一些人借互助獻血名義,安排賣血者扮患者親友,先收取費用後去獻血,互助獻血變成了有償交易。雖然有關部門給予了打擊,但在互助獻血過程中,往往很難甄別參加互助獻血的人是不是患者的家友,更無法判定其是否有償。

  近年來,廣西南寧、安徽合肥等地陸續叫停了互助獻血。去年9月,國家衛計委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2018年3月底前停止互助獻血。因互助獻血有難以解決的制度缺陷,退出歷史舞台是大勢所趨。不過,叫停互助獻血,也將對醫院臨床用血帶來考驗。對此,北京市衛計委表示,將增加并優化采血點布局,加大團體預約獻血,促進公民無償獻血,做好省際調劑用血,保障血液供需平衡。

  應該看到,叫停互助獻血既是挑戰,也是契機。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年全球血液安全與供應報告》顯示,我國無償獻血比例持續攀升,實現了全球罕見的近20年連續增長。自願無償獻血比例達到96.3%,超過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可見,叫停互助獻血我們有良好的基礎,只要以此為契機,加強宣傳和引導,自願無償獻血完全可填補互助獻血留下的空缺。

  科普和信息透明,則是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比如,獻血對身體健康的有關誤解,應及時進行權威的澄清,并加強科普宣傳。同時,許多血站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公衆很難了解到自己捐獻的血液是否安全給到需要者,對此,可開發相關軟件,在不洩露隱私的前提下,公布捐血的去向。如果獻血者真切感受到自身的獻血拯救了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獻血的積極性必然大增,并影響到更多人。(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張淳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