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承恩故居喧賓奪主,真的不是小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8-12-12 22:51:15


  不久前因有網友吐槽吳承恩故居內太多六小齡童的照片,簡直變成了“六小齡童故居”,引起熱議。隨後吳承恩紀念館官網發文澄清,六小齡童又親自說明“情況并不屬實”。但看看故居的歷史以及吳承恩紀念館方和六小齡童合作的經歷,即便與網友所說不完全相符,吳承恩故居“喧賓奪主”事件,也的確反映了一些問題。

  把吳承恩故居變成“六小齡童故居”,首先是經濟思維使然。當下太多文化旅游項目,過多的精力放在宣傳上:請明星來串下場子、請歌星來唱幾首歌,利用名人的熱度帶動地方旅游的熱度,這種操作方式屢見不鮮。吳承恩故居一事,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例子。畢竟《西游記》比吳承恩寫的其他東西更有名氣,而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或許又比吳承恩有名氣,既然當今是一個名氣可以直接變現的時代,所以即便如今吳承恩故居真的變成“六小齡童故居”,人們甚至都不覺得奇怪。

  吳承恩故居連同各地在文化旅游建設運動中興起的“古城故居”一樣,是文化的短視。2004年淮安區為紀念吳承恩誕辰500周年建立紀念館,又與六小齡童合作,在東側建立了“美猴王世家紀念館”。若是真如官方所說,其實也算是一種創新了。只可惜更多嶄新的“古城故居”,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文化的旗號,做著商業街的生意,把文化壓榨到只剩下“好玩”,“文化複興”也變成了一個偽命題。不然怎麼各種古城故居遍地開花,但文化不見得遍地開花,倒是商業街如雨後春笋。

  如此喧賓奪主,最讓人擔心的不是大家都記住了六小齡童們,而是一番浮光掠影,卻忽略甚至忘記了背後真正的文化內涵。以此事為例,87版的《西游記》、六小齡童的表演確實精彩,值得傳為佳話。可以說,這一版的西游記成為很多80、90後的集體記憶。也不乏先喜歡這部電視劇,再去讀原著、認識作者吳承恩的人。推廣和發揚的作用的確存在,我們不能否認。只是別忘了,《西游記》本身的價值、吳承恩這個人,才是這個“吳承恩”故居要表達的主題,推廣優秀的文化才是它的本職,這也是中華大地上那麼多的遺址、故居應該承載的內涵。

  另一方面,劍走偏鋒、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迭出,比如多地爭搞潘金蓮故居、勞民傷財建造沒有價值的巨型雕像……又有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杜牧墓地變菜地”,我們這麼不重視自己的文化了,又嘆息不知還有多少被拆了磚墻、變了菜地的遺址故居。但若轉念一想,就算這些珍貴的文化記憶和財富都被發現,被名義上保護起來,卻要麼棄之不顧;要麼純粹被當做噱頭、變為商用,更是在光鮮面具的掩護下,被無形中內耗乃至貶低。試想,在吳承恩故居裡,人人談論哪一版《西游記》更好看,卻沒有幾個人談談作者、談論這本著作內在和外在的價值,豈不可惜。推而廣之,我們總是愁找不到優秀本土文化的價值和打開方式,如此思維,又怎能打開?

  吳承恩故居一事,若官方所言確實,其實并不是什麼壞事,有時候傳統文化確實需要用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式延續和發展。但我們之所以喧賓奪主,不是擔心“喧賓”借此沾了光,而是熙熙攘攘皆為利,時間久了,後來人都忘了這“主”。(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昆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