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涉嫌違法 “賺錢App”當查
http://www.CRNTT.com   2022-05-06 20:14:34


  每天玩玩游戲、看看小說,就能輕鬆賺錢買車,這樣的好事你相信嗎?App以“賺錢”為名吸引受衆參與下載,結果有媒體記者體驗發現,真的是“套路”滿滿,除了參與過程中總要看廣告,提現還要“做任務”,各種門檻不斷升級,試玩一周僅到手幾毛錢。

  如何增強用戶對產品的黏性和依賴,培養穩定的消費習慣,不少商家都在動腦筋。App“有獎銷售”吸引下載,的確能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但App以賺錢為餌,聲稱可領現金,卻不能履行合約,惡意欺騙用戶,浪費用戶時間精力,這樣的行為,事實上已經涉嫌違法。

  在網絡經濟時代,虛擬境況下的真實交易,對交易雙方的“契約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賺錢App”在誘導用戶下載的同時,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設置了大量的門檻,如看廣告、拉人頭、做任務,而且參與者最後也難以獲得廣告宣稱的收益,這樣的“玩法”和“算法”,對“契約精神”是一種踐踏,不能稱之為商業行為,而是惡意欺騙、惡意營銷。

  也許有人會說,看到類似新聞報道或者相關部門的提醒,用戶就應該自我約束,不再參與。問題是,App層出不窮,名目花頭各種各樣,都是針對用戶的各種心理和需求,如果沒有相關部門的及時查處,用戶很難躲得過層出不窮的“算計”。

  這種惡意營銷往往還具有很大的迷惑性。App往往給下載、使用者一定的讓利,更容易逃避監管、躲開處罰。此法一旦管用,不少App便望“風”而從,一批“賺錢App”產生,亂象愈演愈烈。若對此不加以遏制,依法追究,那就會有更多的用戶被惡意欺騙。

  對賺錢App,網信部門、網警、市場監管、平台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監管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稱:“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并可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九龍治水”能治水,相關部門要把廣大用戶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有讓涉嫌違法的賺錢App付出應有代價,才能真正遏止這股歪風。(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趙紅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