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特供不除,食品難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9 15:26:52  


漫畫:特供菜
  近日爆出的浙江一些權力部門和單位搞“特供基地”之事,在食品安全不斷惡化的背景下,引起了輿論反響。很多人就質疑,當官員尤其是監管者通過權力能夠享受到無毒無害的有機食品,自己的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後,他還會盡心盡力地去打擊各種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嗎? 

  百姓的詰問是有道理的。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正因為政府部門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負有監管之責的部門,對日益泛濫的有毒有害食品根除沒有信心,才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建立食品特供渠道,先把自己小圈子的食品安全保障好。自己能夠吃到放心的蔬菜食品,客觀上無疑會鬆懈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唯有監督者自己也隨時受到有毒有害食品的威脅,才可能盡心盡力地去考慮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問題,從而對各種有害食品安全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這乃是人性使然。 

  但現在監管者選擇了先確保自己的食品安全,這樣做,當然是因為他有條件如此行事。這就說明,不管監管者自己是否明確意識到頭腦裡的特權思想,社會都客觀存在特權和等級現象。一個社會,總會基於各種條件,產生特權和等級,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競相去效仿,建立自己的特權圈子,而社會並不去阻止。現在的問題恰恰是,“特供食品”並不只是媒體曝光的一些案例,從商家喜歡為某種產品打上“特供”來看,社會普遍存在著“特供”心理需求,這又進一步反證了目前的食品安全的確堪憂。 

  任何特供,都表明一種物品的稀缺性。計劃時代如此,當前的各種食品特供現象依然如是。只不過前者是普遍的物資短缺,現在則是讓人放心的物品短缺,可稱之為一種結構性短缺。計劃時代的特供,是作為一種制度,普遍存在於體制內單位裡的,它明確與職級掛鈎,官職越高,所能得到的特供也就越多;當前的特供,則還未形成一種明目張膽的制度,它只是少數部門和單位借助於權力,為自己部門建立的一種福利,享受這個福利者,不單是單位領導和官員,普通職員也能得到。但不管怎樣,特供存在本身,說明特權現象深深扎根於我們的社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