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冒牌”死囚與將錯就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1 14:50:34  


  這不是故事,卻比故事更傳奇;這是驚天奇案,其背後的故事,卻比真相耐人尋味。據《新快報》9月20日報道,2009年,湖北宜昌斃了一名自稱“唐建敏”的搶劫殺人犯,但這名死囚不是唐建敏,而是他的表弟張文華。

  警方偵查、抓人、複盤、結案,檢方審查、起訴,法院一審、二審,最高法複核,最後驗明正身,執行死刑。這叫明正典刑,如果程序合法到位,應該相當嚴謹,而張文華卻在案中成功地冒用表兄身份,直到執行死刑,判決書和處決通知被送達家屬,公檢法機關,無一發現這“唐建敏”的真身是張文華。

  這雖然可以理解為“不是我們太愚蠢,而是罪犯太狡猾”。而命案關天,生死都需證據,一路查來、審來,複核過來的公檢法三大公權力機關,難道就沒有一人想起,去唐建敏的家鄉調查一番?

  好在這不是冒名頂罪案,否則,第二個“聶樹彬”恐怕將落戶宜昌;在法律意義上,唐建敏已被執行死刑,應該被銷戶,然而,他卻在這9年裡,娶妻生子、生活如常。其間恐怕也有相關方面羞於啟口的因素:死刑判決書、死刑執行通知,沒能送達當地政府或戶籍管理部門。

  吊詭的還有,相關部門業已知道當年槍斃的罪犯,是張文華而不是唐建敏,卻無一家承認失誤,而是將錯就錯。事過9年,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不是立功受獎就是早已升遷,如果真相歸位,他們將難辭其咎,涉事部門也臉上無光。人,或者公權力部門,都珍愛羽毛。

  這是個人利益和部門聲譽,糾結一起的結果,一向被寬容的民眾,也只能將它當故事來讀。但是,此案的“死囚遺罪”,卻不容忍任何人當做故事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