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稅負之爭,會不會讓糊裡糊塗的納稅人變清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2 22:17:41  


  近日,福布斯2009年發布的“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全球第二”再次被熱炒,並引發一場激辯,爭論焦點由中國稅負究竟高不高,延展到了是否讓人“痛苦”、為何“痛苦”的階段。(9月21日新京報)

  這又有點“無事生非”了。關於稅收那點事兒,老百姓是不太了解的,儘管稅收也有關國家法律,但普通百姓對此的了解肯定沒有刑法清楚。除了那些開店辦廠的,很少有人與稅務機關直接互動。就算“個稅”與各人收入掛鈎,但還有不少人連納稅的資格都不具備。因此,拿稅負來說事,會不會又一次喚醒了原來糊裡糊塗的納稅人,變成了一次稅法普及教育?因此,“爭論焦點由中國稅負究竟高不高,延展到了是否讓人‘痛苦’、為何‘痛苦’的階段”,簡直就像一次稅法的啟蒙,而關於稅負痛苦之爭,必將會吵醒懵懂的納稅人。

  儘管中國的老百姓現在也偶然會用“納稅人”自居,但納了多少稅,怎麼納的稅是不很清楚的。但通過“稅負痛苦之爭”,才意識到自己在日常消費中,已經承擔了多項稅收,而且其中還有重複徵稅。按照某物流公司的說法,“公司每年因為重複納稅的款額近百萬元。那些多出來的成本,至少要抬高10%的運費,最終會由消費者埋單。”如此一算,老百姓還真成了“納稅大戶”。

  這一“喚醒”不知是不是好事?如果以“納稅大戶”的姿態看來自財政部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同比增長30.9%。由此測算,今年財政收入將突破10萬億。”除了感到光榮之外,可能也會糾結於一些義務和權利的問題。在公民社會下,公民納稅首先具有個人委托國家代為完成自己所必須而又無力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性質,也就是說,納稅人是在為自己納稅。如此,稅收就是政府和公民達成的一個契約,它以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和承諾保護公民財產權為前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財政收入增速30%、10萬億無疑觸動了不少人的神經。這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稅負水平高低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是納稅人是否感受到了財政收入增長帶來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