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太子奶事件調查之一:李途純和他的對手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3 10:19:05  


 
  於是,看不下去的當地政府出手了。

  在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主任翟玉華提供的2009年1月保密協議和會議紀要中,記者獲知了此後發展的種種事態的導火索——“政府托管”模式的形成。在這份收購終止以及資產租賃的協議中,政府方面提出成立高科奶業進行租賃經營,從李途純方面的61.6%股份中拿出33.88%,從三大投行的31.26%中拿出10.26%,共44.14%作為經營補償。“英聯的葉成蔭給鄭國器打電話,說不能簽,但政府壓力那麼大,投行的變卦也算是理虧在前,誰又能不簽呢?”齊脈表示,誰都不想白拿股份出來,但在同樣的原因下,李途純方面也接受了這一局面。

文迪波為代表的勢力

  如果說,外資銀行的催債與收購企圖並沒有讓太子奶真正倒下,那麼此時伸出援手的株洲市政府和其代表者文迪波,卻在齊脈和另一位知情人士華捷(化名)的描述中,成為太子奶真正繞不過的坎。

  “44.14%權益一確定,對於當地政府而言,太子奶的性質就很清楚了,如果經營得好,自然分錢,經營得不好就勢必立刻斬斷,也可以拿下變賣的相應收益。”華捷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就構成以文迪波為代表的勢力極力推動太子奶破產重整的誘因。其透露最新獲知的細節稱,2009年5月株洲市政府曾向湖南省政府打報告稱,“高科托管太子奶以來,2009年一季度產值達1.4億,銷售收入達1.85億,實現淨利3000萬,希望省政府項目引導資金2000萬”,然而當年6月,在太子奶原高管提出一系列債務解決方案之後,文迪波卻不蓋章、不執行,甚至於6月底對外宣布要破產,導致經銷商再度陷入混亂。“如果5月報告的數據屬實,一季度利潤就超3000萬,為何1個多月後文迪波就向經銷商表示企業要破產?”對於這一疑問,株洲市市政府新聞辦在知曉南都記者提問後,一直表示尚未能得到高層的回應。

  “蹊蹺事還不止這些。”齊脈告訴記者,2009年初文迪波前後帶了兩批共4200萬資金進入太子奶,因不懂經營管理,很快就只能寄望再度貸款。“此前太子奶曾在華夏銀行武漢支行有4000萬貸款,當時株洲市政府高層曾在2、3月要求高科退出,但5月則拍板同意由國投公司做擔保,再貸款給文迪波6000萬,華夏銀行要求政府方面將原先4000萬也納入擔保範圍,竟也被同意。”

  在齊脈看來,政府方面為何對此前太子奶的貸款也大包大攬,從而導致國投公司為高達1億的貸款不斷支付利息的原因無從知曉,更讓其不可理解的是,事件影響都已經是全國性的了,三年來卻從未在株洲市政府辦公室、市常委會議中公開討論過一次。“2008年7月,為了償還中國銀行的2億貸款,李途純找到株洲市政府,後者找時任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執行董事的廖斌,借款3000萬,因最後貸款沒能搞定,市政府就讓國投還款給了南車。2008年12月工人大遊行,政府又拿了1000萬發工資,再加上文迪波進入時候的4200萬,1億華夏銀行貸款的利息和最早的500萬政府引導資金、國投公司300萬的投入,共構成最後高科要求的1.8億債權。投入這麼大,為何市委市政府從未進行過公開討論,太子奶事件可曾經歷過集體決策?”而這一點,株洲市政府新聞辦對於南都記者的提問亦未加以回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