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監督之山,為何高不過“仕高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0 15:21:33  


  11月7日《法治周末》報道:將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寓意“凡到仕高山者,無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遷”。然而,改名後的“仕高山”並沒有保佑給其改名的始作俑者——山西省靈石縣縣委書記楊洪官運亨通、步步高升,相反,在改名後的一個來月,這位縣委書記的仕途戛然而止,他因為腐敗被檢察機關查辦了。

  仕高山,讓人想起了“落馬湖”。

  “落馬湖”,本於一個古老的傳說,而後來的官員則不願意了,一定要改成“駱馬湖”。再到後來的官員更不願意了,連“駱馬”與“落馬”之諧音也不吉利、不好聽,幹脆改成了“馬上湖”。馬上,馬上,馬上就可以官升三級,戴一頂大大的官帽,何其洋相哉?那麼,“仕高山”並非第一例官員為當地地名改名之事,而是古亦有之,近亦有之,現已有之,將來還要有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還是因為官員個人喜好忌諱而令百姓跟著遭殃嗎?點燈不行,放火可以,這與“仕高山”“馬上湖”有何分別呢?前者諱自己的名字,後者諱自己的官途官帽擔憂“落馬”丟官。因此說,自古以來,只要有特權,一切皆可以胡來。

  不僅如此,官員還可以瞎編歷史。張國華研究員對記者說,為了給改名找到出處、依據,楊洪還瞎編了一個《仕高山宋太祖賜名》的典故。石膏山蘊含神靈之氣,此神靈之氣,可助志者成就大業,可佑仕者平步青雲,可使患者得以康復。這段話怎麼看怎麼像極了現在的半拉兒文人為宋太祖所代之筆。文白夾雜,其實典故只有一個意思,即仕高山保佑我楊某人平步青雲,最好登九五至尊,掌全國最高權力之玉璽。這不是楊大人之夢想嗎?

  為了仕途亢進,不惜動用全縣的“權臣”為自己改名“勸進”,而主意其實是自己“原創”。為了證明“仕高山”具有歷史依據,胡謅一段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不知道這位縣太爺會不會找出一部被歲月熏成灰黃色的古籍來證明“仕高山”歷史悠久?或者尋出趙匡胤禦筆親題“仕高山”來?實在不行,也可以由楊洪自己大書一幅“禦筆”,讓古董匠加以做舊之後,來證明確為趙匡胤所書。相信縣委書記可以瞎編典故,也可以偽造一幅趙匡胤的偽作、贋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