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房妹事件”官方不該失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2 10:21:09  


  這幾天,比各大電視台跨年大戲更精彩的,當屬鄭州“房妹事件”。最新的進展是:鄭州市二七區房管局前局長翟振鋒女兒名下有11套房一事繼續升溫,前天,爆料人透露,不僅“房妹”及其父有兩個戶口,“房妹”母親也有兩個戶口。記者從相關部門查詢確認屬實。 

  2012年的12月26日,認證信息為“香港成報河南辦事處”的微博報料稱,90後上海女孩在鄭州有11套經適房,其為鄭州市房管局某官員的直系親屬。兩天後,各媒體跟進。從媒體查明“房妹”系區房管局原局長之女,到“房妹”11套房系在其父任房管局長時購買,再到其母翟某借開發之機倒賣了300多套經濟適用房,直到現在被爆全家三口人都有兩個戶口。整個過程中,除鄭州市房管局給出了 “11套房產均非經適房,被舉報業主與該局領導沒有任何親戚關係,更不是直系親屬”的已被證偽的回應之外,當地再無任何權威的官方聲音。

  這真是個奇怪的現象。媒體一路高歌猛進,層層剝開包裹在 “房妹”身上的黑色利益圍幛,而當地的紀檢監察部門,卻仿佛一直處在“打醬油”的狀態,如“路人”一般,只是一個看熱鬧的圍觀者。

  按理說,如此公開的信息報道,應該算是實名的舉報了,而根據職能的安排,當地紀檢監察部門也早就應該介入,調查的結果,連媒介在繞了無數個彎後都逼近了真相,難道紀檢監察部門還在通往真相的河裡摸石頭?不論職能安排還是技術能力,紀檢監察部門不會比媒體更難查明真相吧?

  從微博報料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周,哪怕是一個初步的調查結果,也早就應該呈現給公眾,就算是其中有普通民眾無法想像的盤根錯節的複雜情形,或者,事涉機密,怕打草驚蛇或情形未明了不便公開的理由,至少,應該有一個“我們正在調查”的表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