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上辦”不該是個辦公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4 11:24:57  


  “馬上辦”其實算不上什麼新鮮的稱呼,早在2011年山東濟寧市多個部門就成立了“馬上就辦”辦公室,獲得了輿論的一致關注。緊接著廣東東莞市、山東臨沂市、湖北宜城市等也都成立過“馬上辦”。近日,湖北襄陽市樊城區“馬上辦”辦公室引發網友熱議。設立“馬上辦”是當地政府部門作秀,還是決心轉作風促實幹?是一種花哨的形式,還是承載著“為民服務”的實質內容?它到底能發揮多少實際作用?如今,這些城市的“馬上辦”辦得怎麼樣不得而知,倒是層出不窮的“辦事難”讓人們對這個稱呼十分懷念。

  年初的時候,繁複的准生證程序一度讓人叫苦不迭,最近還有新聞曝光,一個企業為了辦理廠房房產證耗時4個多月跑了10多個部門,蓋了20多個公章,花了10多萬塊錢,還沒辦起所有資料,這樣的事情多了,確實會讓人感到“馬上辦”大有用武之地。

  但是,用“馬上辦”來命名一個辦公室卻總會讓人感到很奇怪,難道其他辦公室在接待群眾的時候就可以不馬上辦?“馬上辦”確實需要,但卻不該是一個辦公室的名字,而該是一種普遍的行政要求。

  湖北方面稱,“馬上辦”是專門為投訴人提供引導服務,由接受投訴人員按照輕重緩急和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將群眾反映的投訴“掛號”登記,逐一編號登記,明確問題來源、責任單位、辦理時限等。說白了,就是辦事機關的一個“客服總線”。其實在一個服務型政府中,這又何嘗不是每個辦事機構都該具有的基本職能呢?

  “馬上辦”之所以引起爭議另一個方面在於,它有強調民心導向的作用,換句話說,辦公室有沒有做到馬上辦,百姓最有發言權,這就區別於以往的“領導重視才辦”的工作作風。既然如此,那一個辦事部門該不該叫做“馬上辦”就不該由上面掛的牌子說了算,而該由百姓的評價說了算。

  當然,即便如此恐怕也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前不久的今年第一次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一條就是簡政放權。其實這不僅是解決廉政問題的要求,也是解決辦事難的根本途徑,那就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讓“馬上辦”變成“不用辦”,這應該才是百姓最希望看到的。(時間:4月2日 來源:華商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