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捐款流向成謎是揮霍公眾信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7 09:58:21  


圖為關英漢老人在整理桌子上的物品,老人居住的房子僅30餘平方米,屋內陳設極為簡單。
  4月20日的蘆山地震之後,家住沈陽的百歲老人關英漢,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的10萬元積蓄,委托沈陽紅十字會捐獻給災區。只是,兩周多時間過去了,各級紅十字會的網站上,都查詢不到老人捐款的任何信息,以至於有網友質疑這是一場“炒作”。直到5日,沈陽紅十字會負責人才向媒體表示,老人的確捐了款,但目前全國紅十字會系統的捐款平台和信息系統,無法分清每一筆捐款的具體流向。

  在財務審計都精確到分的今天,一筆10萬元之多的捐款卻去向成謎,沈陽紅十字會在捐款公開工作上的作為,不僅一度讓百歲老人關英漢遭受質疑,更讓無數愛心人士失望。雖然關漢英老人的“冤屈”最終得到了澄清,但紅會對捐贈資金的管理方式卻需要更多的改進。

  按照沈陽紅十字會負責人的說法,“目前沒有真正綜合性的平台,保證每筆資金的信息全部錄入”,但即便沒有專業財務知識的人也能找到反例——眼下億萬網友都在使用的支付寶,就能記錄每一筆購買支出的額度和消費內容,甚至可以追溯十年之中的詳細花銷,展現網友的消費傾向。

  同時,沈陽紅十字會解釋的“我國還沒有任何大型慈善組織可以做到每筆捐款全程公開”一說,也是站不住腳的。2010年,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委托中國扶貧基金向9萬農戶發放的2億元善款,就做到了每筆流向都有記錄。

  我們並非在針對沈陽紅十字會苛責刁難,而是眼下這個公益深入大眾生活、人人都在為公益奉獻的時代,要求公益捐款做到公開透明。紅十字會這樣既有官方身份,又有誠信疑點的公益機構,應該努力學會適應。

  眾所周知,經過“郭美美事件”的打擊,紅十字會系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但在這次蘆山地震中,紅十字系統還是募集到了6.3億元捐款,說明善良的民眾願意給紅會改過自新的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全看紅會自己的表現了。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技術上可以做到每筆捐款流向清晰,但沈陽紅十字會依然保持著因循守舊的機關作風,從心態上拖延甚至拒絕向透明化轉變,這顯然是在揮霍公眾的信任。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曾表示,紅十字會的資金、人員均來源於百姓,所以大家對其公開透明的要求要緊迫得多,紅十字會應該順應社會需求往正確的方向走。既然明晰了公開透明這個方向,那麼紅十字系統就應該真正痛定思痛、銳意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說,關英漢老人這筆10萬元捐款的流向,理應作為這種轉變的一個例證,而不是又一次質疑的開始。(時間:5月6日 來源:齊魯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