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什麼“掃地僧”院士如此可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5 00:51:38


李小文(左)曾面試一位在北京海澱一處農貿市場擺攤的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後孫愛武(右)
  最近,一張“院士光腳穿布鞋做報告”的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那位其貌不揚的老人蓄著胡子,黑衣黑布鞋的裝束活脫是個鄉下老農模樣,卻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台前,低頭念著發言稿。他其實是我國遙感學界泰鬥,如假包換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教授。

  李小文穿著打扮與身份所形成的反差,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院士要獲得社會的認可,靠的是學術水平,跟衣著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並不是說穿著邋遢的就一定與品德高尚和學術造詣深畫等號。而那些穿著整潔的院士,也未必就是道貌岸然,可是現實當中,一些學者過於追求浮華的東西,越來越注重浮華的東西,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做學術的人越來越少,如今看到這個衣著簡樸的院士,獲得好感也是人之常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掃地僧”院士走紅網絡是偶然下的必然,其背後凸顯的是人們對當今學術功利化現狀的憎惡。剛剛卸任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根叔”,當初在網絡上的走紅也是因為一改絕大多數大學校長的演講風格。“掃地僧”院士走紅,從本質上說跟“根叔”當年的走紅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公眾對某些學者不滿,而給當事者的表現賦予了符號化的意義,“掃地僧”院士所代表的就是那種不為物質利益所動的學術精神的守望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曾是一代代傑出知識分子努力追求的至高道德理想,這也是中華民族學術文化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可如今還有幾人在學術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一個個所謂的“磚家”一次次說著讓人們大跌眼鏡的話語,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再談學術信仰往往成為了一種奢侈。

  我們現在面臨著比以往更為複雜多樣的社會文化環境,而謀取學術研究的經濟利益成為某些學術機構和研究人員的目標之一,急功近利的心態導致學術失範行為屢屢發生。盜用科研經費,論文剽竊、引用失範,有的為評上院士拉票賄選,凡此種種,某種程度上凸顯出當今學術精神的萎靡。硬件設施越來越好,而真正做學問的大師卻少了,這怎能不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在此,我們並非要求所有的學者都像這位“掃地僧”院士那樣,刻意去簡樸,而是真正能夠懷著對學術的敬畏之心,摒棄浮躁功利化的心態,用學術成果來丈量自己的人格高度,穿什麼並不重要,需看到,踐行學術精神內涵所養成的氣質,才是最漂亮且獨一無二的外衣。(時間:4月24日 來源:燕趙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