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行業協會斂財也當追究問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3 18:32:51


  行業協會的斂財亂象早已不算什麼新聞,但斂財的數額有多大,往往是筆糊塗賬。近日審計署審計報告“點名”了一些中央部門主管的社會組織和所屬單位依托行政資源不當牟利。

  至2013年底,衛生計生委、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13個部門主管的35個社會組織和61個所屬事業單位利用所在部門影響,採取違規收費、未經批准開展評比達標、有償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近30億元。

  這些行業協會斂財的數目之高令人咋舌,斂財的手段也被一一梳理。五花八門的斂財術其實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比如,中華醫學會召開所謂學術會議,用廣告展位、醫生通訊錄和註冊信息等作為回報,收取醫藥企業贊助8.2億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在綠色建築標識評價過程中,未經批准違規收取參評單位評審費1418.55萬元。

  類似的斂財手段,此前媒體也多有報道。這些行業協會的主管單位,不可能毫無耳聞,但遺憾的是仍沒有提高警惕,承擔起應有的監管責任。短短一年,這些行業協會斂財30億元之巨,到底誰該為此負責?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下,是否有行業協會的負責人及主管部門的官員受到處理?已經斂來的錢又該怎麼辦?希望看到有關方面的整改報告,向公眾和協會的會員做出說明。

  這些年來,媒體曝光行業協會的問題不少,前幾年審計署報告以及各種監管部門的調查中,也陸續有多個行業協會被“點名”。但總體來看,問責的力度遠遠跟不上問題的嚴重性。既很少看到協會的主要負責人為此承擔責任,也很少看到對其主管部門的追責。

  現在,對一些行業協會的監管,已然成為一大軟肋,一些主管部門對其下屬的協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背後不排除有利益輸送的嫌疑,比如審計報告就指出一些中央部門向“下屬單位”轉嫁三公經費。能獲利不擔責,這樣的扭曲現實不能再持續下去。對於今年審計出的這些行業的問題,必須有嚴肅的追責跟進。

  當然,從長遠來看,讓行業協會重歸正道,“去行政化”是必須的道路。但值得玩味的是,行業協會“去行政化”喊了很長時間,為何遲遲不見成效,阻力到底在哪裡?如果有心觀察一下行業協會的人員成分不難發現,很多行業協會的人員都和主管單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有些行業協會有“系統養老院”之稱,與此不無關係。

  要讓去行政化盡快成為現實行動,還是需要問責的倒逼。伸手獲利要問責,管不好也要問責,主管單位從行業協會中得不到“好處”,行業協會的去行政化就會少很多阻力。(時間:6月27日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