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多點執業=走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7 12:33:19


醫生“多點執業”(漫畫)
  據媒體7月23日報道,在日前舉行的全國深化醫改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透露,今年將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醫師多點執業指導意見》,並要求各地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為名老中醫多點執業創造有利條件。對於《意見》何時出台,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表示,《意見》正在匯總各方面建議,研究論證和上報審核過程中。

  雖然國家層面的醫師多點執業辦法還在論證之中,但北京市衛計委已經按捺不住要“先行一步”。同樣是在7月23日,媒體披露“北京醫師下月起申請多點執業無需本單位同意”。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介紹,將於8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進一步放寬多點執業門檻:醫師辦理多點執業註冊提交的材料中,不必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本單位同意證明;取消對執業地點的數量限制等。而在此前,《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醫師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多點執業,需得到所在醫療機構的書面同意,而且僅允許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2至3個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

  至少從北京的規定來看,醫生“多點執業”早已有之,但是否應取得所在醫療機構同意則會讓結果大不相同。據悉,早在2011年3月起北京就開始實施《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試行)》,但實施效果並不理想,絕大多數想多點執業的醫生由於害怕和原單位管理者撕破面子,不敢邁出多點執業這一步。在《北京商報》上,北京一家民營醫院院長表示,“醫師多點執業對於民營醫院來說是個玻璃門,很難實現。”《中國經營報》報道,另一家民營醫院總裁也表示,好醫生在公立醫院收入低,這就讓不少醫生轉向灰色收入,但是絕大多數醫生都希望能夠陽光體現自己的價值,而醫生的價值就應該訴諸市場供求機制來決定。

  毫無疑問的是,“無需原單位同意”是為醫師“多點執業”的鬆綁之舉,而醫師的“多點執業”則是打破公立醫院人才壟斷,進而利好於民營醫院的發展之舉。此前不久,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就曾指出,“人才和設備是醫療服務發展最重要的核心力量,而缺少人才是民營醫院普遍偏小的原因。這兩個核心力量中的設備可以花錢購買,但人才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但是現在優質的醫療人才相對集中在公立醫院,也就是說,公立醫院目前人才壟斷的局面還是沒有被打破。”

  我們不確定未來由國家衛計委牽頭的《醫師多點執業指導意見》,是否將認同北京“多點執業無需本單位同意”的做法。這是有待觀察的。而在另一方面,實行“多點執業”會不會帶來一些新問題,或者說僅僅鬆綁“多點執業”是不是足夠?在這方面,一些評論者們也有話想說。

  《北京晨報》推出的一組觀點交鋒式的評論,觀察者們的意見可謂針鋒相對。署名“井水明”的評論表達了贊成的態度,他認為此舉既是政府職能回歸本位的一種體現和進步,將有力促進區域間、機構間、院際間的人員流動、技術流動和資源流動,對於統籌調配有限的醫療資源非常有效,能夠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等頑疾。謝慶富則流露出他的擔心,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現事故誰負責”,萬一在其他執業點執業時發生醫療事故和糾紛,而執業點不願承擔附帶責任,醫生該如何是好?其他執業點聘請醫生的主要目的是賺錢,一旦發生醫療風險,多點執業的醫生將面臨巨額賠償的壓力。

  相對前兩者的支持與擔心,許斌旗幟鮮明表達了對於“多點執業”的反對。他認為,這些年來,“三甲”醫院們紛紛擴大規模,動輒就是數千張病床。饒是如此,往往也走廊裡都遍布“加床”。在此種環境中工作,醫師們非常累,非常無奈。遑論醫學如此博大精深,他們還需要不斷學習、總結經驗。鑒於醫師們的工作現狀,當務之急是保證他們的休息時間,甚至強迫其休息,而不是放縱、誘使其無限透支精力、體力。讀者諸君,捫心自問,當一名醫師睡眼惺忪、呵欠連天給你診斷,用顫抖的手拿起手術刀,無論他是多麼有名氣的醫師,你是否膽戰心驚?在這篇評論中,許斌將“多點執業”這個官方說法,置換成了一個通俗易懂的詞語——“走穴”。

  在《長沙晚報》上,張緒才承認,“從理論角度上講,醫生多點執業,對患者亦是一種利好”,但他仍想告誡,醫生多點執業且行且謹慎。醫生多點執業為的是個人利益,說白了是為了一個“錢”字。醫生多點執業合法化後,名醫生都忙著多點執業去了,會不會出現公立醫院現實上的“空穴”?除此之外,會否讓“大處方”、“高價藥”等不良現象明顯增多呢?這些問題如不能通過配套制度予以解決,就任由醫生“走穴”,則極可能出現“拆東墻補西墻”的情況,結果是得不償失。為此,不僅醫生要帶著責任上路,以道德口碑、技術口碑執業,政府在推動醫療新政時亦要帶著責任上路。

  從規範多點執業秩序來說,改革趨勢已無可阻擋,實現醫生多點執業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已成當務之急。這是署名堂吉偉德的評論者要提醒的,他在《華商報》上發問,醫生多點執業何時能“動全身”?醫生的流動和多點執業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力,要保證其全面放開得到執行和落實,相應的配套措施必不可少。

  比如,如何合理重構醫生、醫院之間的利益關聯,如何確立不同執業狀態下的風險,如何防止多點執業帶來的管理難題,必須從“放易行難”的困局中破題。

  或許真是這樣,僅就“多點執業”來談論“多點執業”,總是難免“公說公有理”。那麼,我們該從何種角度來觀察“多點執業”?不妨來回顧一則報道: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指出,有序放寬社會力量辦醫准入,在醫保定點、職稱評定、等級評審等方面給予同等待遇。落實醫師多點執業政策。減少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時間:7月25日 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楊耕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