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培養成“空心人”的悲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1 13:12:43


  8日上午,復旦投毒案二審開庭,持續時間長達12小時,法庭將擇日宣判。值得注意的是,在庭審現場,被告林森浩一度低聲痛哭,並表示:“我是一個很‘空’的人,我沒什麼價值觀。”

  此案發生後,林森浩的投毒動機一度成謎,甚至到了二審階段,這仍是法庭抗辯的核心問題。按照一審檢方指控,林森浩系因瑣事與黃洋不和,逐漸對黃洋懷恨在心。而林森浩當時說,自己與黃洋關係一般,且無直接矛盾,只是彼此間“有些看不慣”。二審時,林森浩仍表示,投毒只是開玩笑。哪怕這是林森浩的脫罪借口,這也表明,二人實在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換言之,林森浩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或許缺乏足夠認識。有報道提到,剛被警方帶走時,林森浩一度以為自己可以“調解”出去,以為雙方父母聊一下就可以了。一個大學生,對生命重要性如此“無感”,對生命如此缺乏敬畏。從小學到大學,林森浩接受正規教育十幾年,到頭來卻是這麼一個結果。這正應了老家一句俗語——“讀書讀到褲衩裡了。”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林森浩所說的“我沒什麼價值觀”,揭示了這個悲劇造成的深層原因。一個大學生會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去謀害同學,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失敗,也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社會教育的失敗。在林森浩身上,既看不到家庭對他在做人上有何正面引導,也看不出學校品德教育在他心裡留下什麼痕跡,而這個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倒有可能對他產生了負面影響。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國傳統經典的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大學》開篇第一句,也是古時學童背得滾瓜爛熟的名言。這句話闡明了學習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培養光明正大的品德,也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傳統經典裡,學習知識(格物致知)是為了修養身心,即提高個人素養。但不得不說,這一傳統教育理念,在當下卻被各種現實環境所異化了。一旦教育的本質被忽視,也就難免培養出許多空有專業知識卻大腦空空、缺乏道德信念的人。

  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在一首描寫現代人精神狀態的詩歌裡寫道:“我們是空心人/我們是填充著草的人/倚靠在一起/腦殼中裝滿了稻草。”復旦投毒案是一起極端的個案,但像林森浩這樣“腦殼中裝滿了稻草”的“空心人”,卻不罕見。這起悲劇提醒所有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忘卻教育的本質。(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魏英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