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知的歧視才是最可怕的“病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03 08:09:49


  盡管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跟艾滋病一樣都相對固定,大多是“血液、性交和母嬰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處一室、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厠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傳染乙肝病毒。然而,基於對乙肝知識的不了解,以此由此產生的歧視,才使得乙肝攜帶者被視為異類,甚至被當成“不可接觸者”而受到排斥,讓其背負了過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在被人為孤立的情況下,被社會拋棄者若心態不够堅強,其就可能會選擇一條不歸之路。

  歧視來源於恐懼,恐懼又來源於無知。因為對乙肝的認識不足,從而才有了“談之色變”的恐懼,并對乙肝病毒感染或者攜帶者避而遠之。很多人歧視乙肝或者艾滋病患者,就是基於對這種病症的認識不足,對其安全性沒有把握,於是采取了“一概拒絕”的方式,人為將其孤立起來。比如學校讓感染乙肝病毒的學生住單間,保護反成了最大的傷害。這種如同瘟疫的隔離,也意味著將其作為一個異類,被限制在主流人群之外。

  科學素養不足是當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相當於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無知的恐懼,無孔不入體現在各個層面,即便連公共政策的制定都不能脫離窠臼。包括政府在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比如招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人員,都對乙肝攜帶者或者患者給予了拒絕。當然,這樣的恐懼與認識,并非與生俱來而屬於醫學上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只有以此結論作為基礎,然後才能開展常識性的宣傳和普及,讓公共政策邁出第一步後去實現破題。

  這就要求公共政策必須具有“先知”的超前性,在沒有證據證明其危害性的情況下,不能以“有可能存在傳染”,而在政策制定上出現偏差和歧視。雖然像女大學生這樣自殺的案例還不少,但公衆對於乙肝的認識發生了改觀,卻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由之前的抗拒者而轉身為呼籲者和接納者,同時政策層面也悄然發生了改變,比如在高考、公考和就業方面,“不得強制要求檢測乙肝項目”已成一種規制,并以此推動了整個社會觀念的迅速跟進。

  但必須承認,根深蒂固的偏見要得到消除和改變,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還有待於做好長久之功。而要從根本上消除歧視,還得從解決無知和消解恐懼上下功夫。因而,進行醫學常識的普及,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依然是解決乙肝、艾滋病歧視的根本路徑,也是實現權利平等,讓每個人都免於恐懼的最終出路。(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堂吉偉德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