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什麼想在春晚看到六小齡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31 09:11:40


一張六小齡童拍攝於化妝間的帶妝照,勾起億萬人心底的情懷。
  隨著猴年春晚播出進入倒計時,關於春晚的消息一波接著一波。著名表演藝術家六小齡童26日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錄制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聯歡晚會時的“美猴王”扮相,“六小齡童節目被斃”的話題頓時引爆網絡。網友自發為其打抱不平,千萬網友更是呼喚六小齡童上春晚。

  盡管洩密事件令猴年春晚倍感尷尬,但,哪怕節目被掀個底兒朝天,30多年沉澱下來的民俗“春晚”,依然是億萬中國人過大年的“盛大家宴”。看春晚,罵春晚,在鞭炮與感動中溫暖守歲,在裊裊炊煙的村莊,在車馬安歇的城市,這是同一幅有關“小確幸”的圖景。

  春晚當然是衆口難調的:你要TFBOYS,他要小虎隊;你要哆啦A夢,他要花仙子;你要琅琊榜,他要封神榜……懷舊派想見趙忠祥,哈韓族盼都教授。選什麼人,演什麼戲,哪能盡如人意?從這個意義上說,春晚劇組“落下”六小齡童或者誰誰誰,用不著過度闡述、誇張演繹。每個人的青春年少,都有自己的偶像,春晚剛好是個懷舊的勁爆點,如果人人“夢想成真”,春晚就成了億萬人的“偶像見面會”。別說5個小時,就是50個小時,怕也承載不下所有人的夢想。

  不過呢,春晚也有些一脈相承的東西。比如敲鐘儀式,比如《難忘今宵》,比如圍繞生肖而展開的“民俗演義”。從這個意義上說,猴年說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麼,讓六小齡童撑起幾代人的記憶,也算契合年俗的大主題。更重要的是,這些年的春晚,都在標榜“開門”的意味,在新媒體時代,更屢屢征集民意。在各色媒體上,有關“2016年央視春晚你最想看見誰”的話題熱得發燙。還有個因素不能不提:2016年是猴年,也是1986年版《西游記》播出30周年的日子。因此,在央視春晚建組的時候,就有消息稱唐僧師徒有望聚首猴年春晚。這也就難怪,春晚官微的一條微博有4萬多網友留言,90%都是網友呼喚六小齡童;而央視春晚導演呂逸濤的微博也遭到網友的“轟炸”,他一條微博下一天引來22萬留言,大多是吐槽沒有邀請六小齡童。有人說得很動情:當零點鐘聲敲響時,六小齡童蹦出來喊一句“俺老孫來也”,會有多少人激動得淚流滿面!更離譜的,是“死忠粉”的溺愛表白:就是猴哥在台上嗑瓜子吃桃子,我也能看到零點。

  為什麼想在春晚看到六小齡童?想看到的,當然有千萬個理由。但最大的理由,無非是對逝去時光的溫柔安撫。回不去的童年與少年,追不回的歡樂與青春——在西游記與美猴王的“布景”下,有了追憶的時光坐標。循著那個點,我們的歡笑與淚水,也許并非為某個人的演技而奔湧,只是為人生裡的美好時光而惦記。

  歲月流轉,年華更迭。這些年,年味淡了、年俗散了,只我們對過往的眷戀、對故土的情思,和當年的偶像一起,成了糾結難舍的記憶。(來源:中國網 作者:鄧海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