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開除患癌教師的大學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2 18:41:53


 
  由房地產開發商創辦一所大學,創辦者搖身一變成為教育家,這是國內獨立學院、民辦大學的普遍狀況。正因為創辦者的這種身份,這些大學的運營更多地遵循的是企業思維,而非教育規律。房地產企業與名校合作辦學,可以低價征得大量教學用地,獲得優惠政策投入基本建設,不管學校發展如何,屬於投資方出資的土地和房子總是在增值的。辦大學成了這些房地產企業“盤活資產”的一種手段,而大學也成了徹徹底底的“房地產大學”。

  劉伶利的遭遇讓人扼腕嘆息,也讓人感到某種驚訝。相信,如果劉伶利是蘭州交通大學的教師,她的境況應該會好很多。不幸的是,同樣具有大學教師的身份,公辦大學的教師和獨立學院、民辦大學的教師顯然很不一樣。表面上看,近年來民辦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各類獨立學院、民辦大學如雨後春笋一般興建,但是很多類似學校顯然沒有把教育事業當成最主要的追求。不僅學生成了營利的工具,連教師也被視為企業的員工,像劉伶利這樣不能“創造效益”的教師自然在被舍棄之列。

  劉伶利的遭遇并不是偶然,她能够引發社會關注和那麼多人的同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她的教師身份。但是,她所得到的不公正待遇,同樣也是因為她在一所獨立學院教書。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深層次問題是:獨立學院、民辦大學等社會力量參與的高等教育機構,能否真正地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而檢驗其公益性的標准,最重要的不是校園面積有多大、校園建築有多宏偉,而是教師和學生的基本權益有沒有得到切實的保障。(來源:光明網 作者:王鐘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