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旅游“黑名單”咋難管“任性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6 08:27:01


 
  在國家旅游局中秋節後公布的5起典型案件查處結果中,三名誘導欺騙游客消費或辱罵游客、脅迫游客消費的導游,依法受到相應處罰後也未被列入“黑名單”,而今年2月北京一謾罵游客的導游則被納入。從業7年的哈爾濱導游林佳良認為,設立“黑名單”出發點是好的,但認定機制不健全,讓公衆錯以為“逮著誰是誰”,令其可持續性和公信力大打折扣。

  記者調查發現,“黑名單”聯合懲戒難執行。在“黑名單”設立之初,曾提及必要時會向公安、海關、交通等部門通報。但南航黑龍江分公司回複表示,分公司目前未收到有關旅游“黑名單”的通報。

  據業內人士透露,上榜游客往往只是聲譽受損,最多是個別人找工作時遇到困難,一些看過新聞的用工單位因此不錄用他。“更像是媒體報道而非‘黑名單’的威懾力。”

一些監管部門表示對“黑名單”不了解,景區旅行社缺乏動力

  記者采訪發現,重視不足、核實難度大導致部分地方的旅游“黑名單”流於形式。公開資料顯示,黑龍江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監督管理處於去年曾表示將建立“旅游誠信名單”及“黑名單”,但在記者9月29日采訪中,該省旅游委監督管理處與質監所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對省級“黑名單”不知情。

  即使是合肥市旅游局發布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市旅游局監督管理處、旅游質量投訴中心共同負責該欄目的信息審核工作”,但該市旅游局監管處工作人員仍表示不了解此項工作。

  合肥市旅游質量投訴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坦言,據她了解,地方管理辦法出台以來,縣區沒有采集一例“黑名單”上報。“對於不在景區現場的主管部門而言,不文明行為采集與舉證很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