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掩耳盜鈴”的秘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8 13:03:27


  北京多家超市近期突然下架淡水魚,引輿論猜測紛紛。最具“陰謀論”的懷疑是說,淡水魚的消失是因北京水質出了問題。眼看著,這就是一場社會影響巨大,又有些似曾相識的環保危機。

  好在環保危機并未發生——北京市食藥監局先辟謠,之後媒體又從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人士處獲悉,活魚下架與國家食藥監局水產品專項檢查消息洩露,導致經營者逃避檢查有關,并非此前市場傳說的水體污染。

  不過,水體沒有污染,公衆的疑慮卻未被打消。因為人們發現,關於水的“虛驚一場”結束後,另一種危機卻在悄然而至。經營者將淡水魚下架,是為了“逃避檢查”,而能够迅速“逃避檢查”,是因為“專項檢查消息洩露”——人們很容易聯想,即便水幹淨,魚也未必幹淨; 即便水和魚都幹淨,還有些東西不幹淨。

  先說“逃避檢查”。在關乎公共安全等敏感領域開展“檢查”,是政府監管的基本方式,亦是維系公共安全的必需之舉。檢查有“常規檢查”,也有“專項檢查”,有不請自來的暗訪,也有打過招呼的明查,都很正常。不管何種形式的檢查,從嚴從細、杜絕漏洞,總是最基本的要求,唯此才能最大程度打消公衆疑慮,回應社會關切,維系公共安全。

  從公共安全的角度,執法者與被執法者、檢查者與被檢查者之間,其實是一個共同體——盡管各為其主、各有目標,生意人要賺錢,執法者要履職,也都天經地義。但諸如“合法經營”之類底綫規則總是大家的公約數吧?監督者依法監督,被監督者坦誠接受監督,這類常識也不需要多作說明吧?但偏偏現實中玩出了這類“見執法就逃”的“躲貓貓”游戲,被監督者祭出“逃之夭夭”的大旗,等於是拒絕接受基本的社會規則。用民間的大俗話說,他們“心裡有鬼”。

  而這種“心裡有鬼”,可以表現為兩條魚的消失,也可以表現為別的什麼的消失,更可以表現為故意為之的弄虛作假。不久前,也是為了應對“專題檢查”——由環保部主導的環境污染地區專項督查,一些污染嚴重的地區也玩起花招。督察組發現,在11月初的霧霾過程中,有的城市在環保部設置的環境監測點附近,禁止貨車通行,以此幹擾大氣污染濃度監測;有的地方將早已停產的企業,列入應急減排限產名單,造出一組好看卻無效的數據。西安某地做得更絕,工作人員索性給環境監測站的空氣采樣器上塞了棉紗,等於給檢測儀器戴了一個“防霾口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