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萬科股權戰終局:“王石難題”仍未解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7 15:49:40


  萬科股權事件已持續逾1年半,跌宕起伏,如今再掀波瀾。據報道,華潤股份將出讓在萬科所持股份,股權接盤方為深圳地鐵集團。

  有關深圳地鐵集團入股萬科,可謂一波三折。2015年12月18日下午,萬科緊急停牌;3個月後,萬科宣布找到“白武士”——深圳地鐵集團。但這一合作模式遭到華潤以及“寶能系”反對,萬科股權事件隨後歷經“寶能系提議罷免萬科董事會成員”、“華潤關注萬科內部人控制問題”、“恒大突擊舉牌萬科”、“監管部門對險資舉牌采取措施”等劇情,去年12月18日,萬科A通過深交所網站發布公告稱,終止與深圳地鐵集團重大資產重組。然而,時隔不到一個月,之前堅決反對萬科與深圳地鐵集團合作的華潤,居然全盤交出所持股份,這令人大跌眼鏡。

  我們目前無從知曉,華潤方面何以做出如此決定。但要看到,盡管萬科第一大股東從華潤變成了深圳地鐵集團,“王石難題”仍未解決。

  “王石難題”的根源在於,以王石為代表的管理層,在萬科中所持股份太少。王石的股份沒在十大股東裡面,因此,一旦與大股東及外來強勢資本博弈,必然處於下風。

  為了解決管理層的激勵問題,萬科近年來推行了“事業人合夥制”,事業合夥人加杠杆持有萬科股票,客觀上變成了一個個股東,但這也遭致寶能“體外循環,違規另立‘中央’”的抨擊。由此可見,MBO(管理層)持股依然存在合法性“原罪”。

  管理層與大股東關於企業話語權之爭,不僅是王石一個人遇到的難題,更是所有同類企業家面臨的共同命題。比王石小3歲的董明珠也在去年年末遭遇類似風波。

  作為一代企業家,王石、董明珠都為萬科、格力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無論是國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萬科,還是本身就是純粹國資的格力集團,這種貢獻價值是很難去量化的。相比於純粹的民營企業,這是王石、董明珠想要推行MBO持股所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企業不姓王(董),他們不過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具體經營者,憑什麼可以隨意增持股份,來與所謂的貢獻相對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