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終結“假貨基地”,就該“不護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8 15:10:53


 
  不是以質量與品牌贏得市場,反而瞄准利基市場,以消費空間的“長尾”為手段實現利潤積累,也表明當地生產環境仍處於粗放的階段。然而,如果一直缺乏有效的法治監管,這種粗放狀態或許會繼續下去。

  終結“假貨基地”泛濫的現象,毫無疑問需要監管者有堅定的態度和執法管理的剛性。有些地方當放棄投鼠忌器、甚至“護短”思維。只有地方政府依法監管,當地的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才會真正啓動,并進入良性軌道。

  事實上,同樣是造鞋和生產調料的地方,在同等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禀賦條件下,不同的市場法治環境,可能催生完全不同的市場發展形態。莆田與獨流正好代表的是反例。而市場法治環境構建滯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不只是縱容了假貨。宏觀上,它更浪費了本應促成產業轉型升級的市場資源禀賦。

  假貨不單是在個別地方存在。置於當前經濟轉型與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地域性假貨產業的堅挺,猶如一記警鐘,提醒市場經濟環境的優化與修正——無法治的市場注定是“問題場”,只有用剛性監管和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修補市場法治的薄弱環節,才能遏止規模化造假。在這方面,天津方面的嚴查嚴懲動作,已經邁出了對症施治的攸關一步。就打擊假貨來說,其他地方也宜以此為鏡、跟上步子。(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