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清華“躺槍”,但請理解“槍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5 11:43:08


  近日,一篇名為《老外不用考試上清華?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清華新政讓中國考生欲哭無淚》的帖子受到許多網友關注。面對媒體及其他多方查詢,清華大學招生辦的工作人員不得不一遍遍重複:不是這樣,清華大學今年要實施的海外國際生錄取新政,其實入讀門檻只會更高,所謂只要漢語過關不用參加筆試就能上清華的說法,純屬誤讀。

  那麼,是怎樣的一條新規讓那麼多人都誤讀了,一邊倒地批評清華?原來,清華大學最近頒布了《2017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簡章》,其中規定,國際學生只要達到國家語委的HSK漢語水平測試五級就可以申請就讀清華大學。HSK的考試要求裡面寫著:達到HSK漢語水平,需要掌握1800個漢字。有部分網友認為,這一標准完全無法和國外英語授課學校所要求的雅思、托福的標准相比。

  面對質疑,清華反複提醒,“申請就讀”不等於事實上就讀。也就是說,清華的新政被誤讀了。這種解釋當然有其合理之處,但是怎麼看都只能暫時“抵擋一陣”。因為,降低申請就讀的目的在哪裡?不就是為了便捷國際生源的流入嗎?這正是國內批評人士極度忌諱的。如果從學校發展的角度來考量,我倒是更願意理解清華的這種國際“野心”。畢竟,一所優秀的高等學府,既應該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展示自己獨特的實力,又應該加強同國際的接軌,在更大的舞台海納百川,久葆輝煌。

  但是各界輿論為什麼還堅持不懈地認為此舉會加劇本來就有的教育不公呢?恐怕,這和多少年來中國人的“名校”情結密切相關。原來是動不動就說清華北大,現在連中小學都產生了所謂的“名校”,大家擠破了腦殼都只想在裡邊爭到一個位置。說白了,如果教育資源真的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各大院校和北大清華的差距不至於太大,或者偏遠地區的教育普遍發展起來,則大家也不會紅了一雙眼盯住了清華的一個政策調整不放。

  還有當前一個特殊的現象不得不提。那就是一部分成功的中國人中,選擇在國外生小孩的越來越多。這些持有外國護照的孩子,在中國生活和學習。清華的招生新政出台,恐怕受益最大的就是這些“國際學生”了。他們本來是同其他中國孩子一樣接受中小學教育,轉眼之間,進入清華的通道就一馬平川了,這當然是國人無法接受的現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