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瓊瑤的“生死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9 12:29:07


瓊瑤
  人生有兩端:一端是生,另一端是死。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古往今來,無數英雄豪傑和仁人志士都用行動和言語留下了慷慨激昂的回答,可謂是正確的人生觀;但是,如何對待離開人世,如何看待死亡?人們談論得不多。最近,知名作家瓊瑤公開了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信,可謂是正確“生死觀”的代表作。

  瓊瑤寫道,明年將邁入80歲的她,認為自己沒因戰亂、意外、病痛等原因離開,一切都是上蒼給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瓊瑤在信中分條列出了對兒子的叮囑,她說不論自己生了什麼重病都不動大手術,不把她送進“加護病房”,絕對不插“鼻胃管”,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對於自己的身後事,瓊瑤希望將她火化成灰,采取花葬的方式讓她歸於塵土。“不發訃告,不公祭,也不開追悼會”。細讀并思考一下瓊瑤的這封家信,有很多收益。

  “人死觀”是人生觀的一部分內容。坦然對待死亡,也是正確的人生觀的一種表現。有生必有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死是一種無奈,但死是一種必然。死是人生的結束,死是人生的彼岸,死是痛苦的解脫,死是新陳代謝的尾聲,死是未竟之業的又一種開始。死了,可以看作已盡了自己之所能而感到欣慰。因此,死不要驚動更多人。死,就是走了,死是到遙遠的地方去旅行,死要和親朋美好而平靜地告別。

  瓊瑤對自己後事的關照和叮嚀,衝破了對死亡的各種世俗觀念,更新了一種治療觀念——讓臥床老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才是做子女的另一種不孝。瓊瑤的信,也消除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膽怯。瓊瑤曾創作了許多給人們帶來悲傷歡笑的作品,創作了許多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擁有千百萬“瓊粉”。現在,她又用美好的文字,預約和家人、讀者告別。這種細膩的安排是何等地從容、何等地淡然,又是何等地開明。

  交代完後事,瓊瑤還透露,她正安心計劃寫下一部小說,打算和孫女的插圖合作,共同出一本關於“喵星人”的書。心平氣和,處之泰然,可以更以平常心態做該做的事情。我們當然相信,她的下一部作品將同樣美好動人。

  瓊瑤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這裡,聯想到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對死亡,也說過類似的意見。托爾斯泰說:“一旦我死了,要和乞丐的境況相同,殮入最便宜的棺木內,并安葬在我逝世的地方或那個城市中最廉價的墳場內……要是諸位覺得不安,認為誦經有價值的話,那我就忍受教士的誦經,但我希望盡可能節省、簡樸地去做,不要在報紙上刊登訃聞等。”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兩位作家對人的生與死,看得十分透徹,說得極是。(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吳興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