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拿什麼拯救走失的自閉症少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3 15:53:25


 
【原則】要符合被救助人利益最大化原則

  新京報:《民法總則》提出了對被監護人的最大利益化問題。這一原則適用於被救助者嗎?

  張鴻巍:當然。其實,只要所做工作都圍繞實現被救助人最大利益來展開,可能早就幫一些人尋親成功了。

  像在此案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可以把這個失蹤小孩的信息發布到全國救助尋親網等更為廣泛的渠道上,但是工作人員將其發到了東莞電視台。相較於全國救助尋親網,東莞電視台的覆蓋面和針對性可能有一定欠缺。

  新京報:工作人員把信息發給東莞電視台錯嗎?

  張鴻巍:這樣做亦是按照有關意見進行的,因為按照相關規定,尋人公告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全國救助尋親網站等適當形式發布。發往電視台,當然符合規定。但是,卻未必符合被救助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也沒辦法指責辦事人員,因為他也是按規矩來辦的。只是他嫌麻煩,或者說他不知道,在這些選項中,哪些是最有效的手段。

  這時候,工作人員其實面臨一個對接排序的問題。像警察在得知雷文鋒和他母親名字的時候,應該優先考慮上網全部排查完之後,才能給他登記身份或轉移到下一個地方。而且,需要將登記人、排查人,一一登記,以備將來出現問題,進行追查。

  當然,基層的公安、救助站的工作壓力也很大。一旦他們的轄區出現無法辨別身份的流浪乞討兒童,最好有一套詳細的操作規則,告訴他們應該去做什麼,或者首先應該做什麼,才能最好地幫助被救助者;如果你不去這樣做,又將面臨怎樣的懲罰。這樣既規避了他們的職業風險,又能最好地幫助被救助者。(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時事訪談員:陳媛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