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謹防環境治理走入“搶救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0 23:18:19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治理環境,“搶救模式”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過去由於發展階段、發展理念所限,許多地方在環境保護和治理上都欠下了一大筆債,對環境實施“搶救”尚屬迫不得已。應該警惕的是,現在很多地方早就跨過了當初一窮二白搞生產、建設的階段,如果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那就顯然有違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了。再者,如果針對環境的“搶救”仍然滿足於應急、救急而非常態、長效,“刮骨療毒”的一陣風刮過仍然一切照舊,實際上還是原地打轉,白白勞師動衆、傷筋動骨。

  綠色發展的核心要義,就是“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天,我們無論是發展經濟還是開展建設,對環境保護都應做到早預防、早重視、早治理,項目環評必須嚴起來、日常監管必須硬起來、案件查處必須狠起來,這樣才能防止小病拖成大病,以至於最後必須依靠“搶救”方得善後。就此而言,雲南大理以“搶救模式”治理洱海環境,不啻於給人們上了一堂教訓深刻的發展課、建設課。(來源:南京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