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自媒體平台要流量還是質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1 23:39:31


  在衆多自媒體平台,經常有這樣一批稿件,它們頂著“百萬閱讀量”的光環,卻被人指責內容抄襲、標題嘩衆取寵以及低質。這些爆款文章的背後,是一群專門的做號者,他們有的單打獨鬥,有的團隊作業。他們能在幾分鐘內炮制出一篇爆文。通過高流量賺取廣告分成,是他們唯一的目的。

  做號者,一個“做”字用得實在傳神。看似是互聯網內容的提供者,但不是寫,不是創作,也無需思考,只需要一個複制粘貼的過程,一篇“爆款文”就可以完成。“優秀”的做號者一天可以炮制出幾十條這樣的內容,團隊作業則可以貢獻成百上千條。在這個過程中,腦力勞動的創作變成了工業化的流水作業。

  做號者用數量驚人的低劣內容刷出一波又一波的流量高峰,可是,營造出的卻只是自媒體欣欣向榮的假象。不求質量,只求內容够勁爆够吸引眼球,能够帶來流量即可。這樣的自媒體生態,不僅會給讀者帶來不良影響,長此以往,也會嚴重惡化自媒體平台的生存環境,劣幣驅逐良幣,讓有價值的原創內容沒有了生存空間。

  應該說,如今自媒體平台早已解決了網絡內容生產供給的問題,不是內容不足,而是內容過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從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中獲取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如果平台推薦的高流量內容大多只是重複、虛假、粗制濫造的低質內容,而優質原創的內容成為稀缺品;如果原創內容得不到保護和鼓勵,而抄襲者反而輕鬆獲利,必將造成的惡性循環是誰也不再願意生產和分享優質的內容,而傾向於簡單的複制粘貼,這樣下去,有一天我們可能會發現,平台上值得看的東西越來越少,最終損害的將是整個平台的價值和利益。

  要流量?還是要質量?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兩難選擇。嚴厲打擊做號者,切斷做號產業鏈,維護健康的自媒體生態,各平台應當主動作為。一方面,以零容忍的態度查處做號者,切斷做號產業鏈。對抄襲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僅僅是進行封號,更要在經濟上嚴懲;不僅收回流量分成等不當收入,讓其無利可圖,還要重罰,讓其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另一方面,平台也要主動作為,鼓勵和支持高品質的內容。從去年開始,不少自媒體平台陸續推出了各自的扶持計劃。比如,頭條有千人萬元計劃,企鵝的芒種計劃,UC推出“W+”量子計劃,以此來鼓勵和推動優質和原創內容的生產。

  此外,從目前來看,各大平台普遍提供了抄襲舉報渠道,但存在人手不足、查處效率低等問題,而作者網絡維權成本太高,也是造成“1人寫作,99人抄襲”的重要原因。打造高效的網絡維權生態,需要各自媒體平台深入探索。(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譚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