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10歲當公安”需要制度性反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4 23:33:08


  這段時間,《人民的名義》熱播,儼然形成了全民熱議的現象。現實是現象片的產生基礎,現象片則給觀察現實提供了新的視角。把《人民的名義》代入到現實中,以此觀察“10歲當公安”,有著更觸及人心的啓示。

  在“10歲當公安”中,官最大的邱海山,也不過是一個科級幹部,而像鹿邑縣人社局公務員管理股原股長張季梅等人,連科級都不是。這在現有的官員體系中,只能算是處於“最後一公裡”。就是這樣一些人,因為擁有權力,而且不受約束,這才做出了這樣的“壯舉”。想想多少人為當個警察,用盡全身氣力,恨不得能够“開掛”,而一個警察家的孩子,卻能够“7歲上警校、10歲當公安、長期領工資”,真是“朝中有人好入編”。

  從新聞中看到,鹿邑縣公安局原主要領導在任期間,長期懶政怠政,工作嚴重失職瀆職,在重大人事問題上不集體研究、不上會、不討論,僅憑邱海山口頭匯報辦理。這在事實上造成了“絕對的權力”。這一事件的發生,再次提醒我們,即便再小的官也可能擁有泛濫的權力。只有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這才有可能杜絕違法違紀。鹿邑縣公安局原主要領導受到河南省紀委嚴肅責任追究,純屬咎由自取。

  《人民的名義》還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做“政治資源”。透過劇情不難發現,雖然被包裝得頗有學術味兒,但“政治資源”其實就是所謂的“後台”,其實就是團團夥夥。在“10歲當公安”中,邱海山、張季梅等人是相互幫忙、相互利用,形成了山頭主義、圈子文化,同樣存在著團團夥夥。

  有這麼一個細節,邱海山、張季梅除了收受有關涉嫌檔案造假人員的財物,還存在相互行賄的問題,其中張季梅為了給其兒子孫某某辦理入警申報送給邱海山現金5000元,邱海山為了給女兒邱某辦理公務員登記備案送給張季梅現金20000元。這個互相行賄的細節表明,團團夥夥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事人之間是赤裸裸的利益關系,因為利益而走到一起。這種形成團夥的“絕對權力”十分可怕,哪怕在入編問題上有著嚴格的制度限制,但由於團團夥夥相互利用,這才造成了層層失守。

  以人民的名義審視“10歲當公安”,帶來了不一樣的思考。這裡,既有個人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10歲當公安”更需要制度性反思。這也提醒我們,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指向的是所有權力。而一旦權力失去控制,哪怕蒼蠅也可能造成無窮的惡。(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毛建國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