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招生考家長”觸動教育公平底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0 14:28:18


  近幾年,“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說法時常見諸輿論。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評論稱: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寒門能否出貴子,在於“奮鬥”。

  奮鬥當然是個體改變命運、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在社會層面,理應創造公平的外在條件,讓所有人站在同一個起跑綫上。否則,在重重障礙面前,個體的奮鬥顯得勢單力薄。

  近日,上海市民辦陽浦小學和青浦世界外國語學校招生時,讓家長做“問卷調查”,甚至調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職務、畢業院校,引發網友刷屏和激烈討論。

  不論校方的初衷和真實意圖是什麼,實質都流露出一種“門第篩選”的味道來——有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家長恐怕連問卷上的題目都看不懂,而知識分子、白領精英們怎麼也能對付出幾道題來,顯然後者的機會更多。至於調查爺爺奶奶的學歷更讓人驚訝,上個小學還要問家庭出身?即使這份調查與招生結果無關,也會給家庭帶來無形的歧視和壓力,影響相當惡劣。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原因之一就是富人的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多的機會,從小開始逐步確立競爭優勢。我國義務教育法和地方招生政策,都以促進教育公平和維護中小學生教育權益為基本原則,其目的就在於保障社會公平,避免兩極分化和階層固化。而用家長的素質、學歷、社會地位來篩選孩子,無疑違背了這一基本原則,觸碰了教育公平底綫。

  據媒體報道,上海民辦小學“招生考家長”早已有之,學校喜歡招收“收入高、家境好、機靈、家長陪伴時間足”的學生,早已廣為人知,此次兩所學校只不過更極端、更典型。對於監管部門,兩所學校的行為相當於一次試探,如果不能堅決及時遏制,類似現象恐會愈演愈烈。

  事件發生後,當地教育部門應對非常果斷,不但叫停追責,而且予以懲戒。然而更該看到,上海及全國民辦小學正在以各種方式“掐尖”,教育公平已經受到侵蝕。“公辦保均衡,擇校到民辦”的大方向沒錯,但現實是優秀師資和優勢生源正在流入民辦,“優先選民辦、保底到公辦”已成為很多家長的升學思路。競爭不斷白熱化,才催生了“招生考家長”的奇葩舉動。

  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曾在一份政策建議報告中指出,中國或在面臨一種“系統性教育不公平格局”:優勢群體子女在私立中小學接受優質教育,繼而獲得優質低價的高等教育服務;弱勢群體子女卻接受較低質量的基礎教育,最後難以在競逐精英型高等教育機會的比賽中取勝。

  “招生考家長”讓寒門學子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甚至失去奮鬥的機會,這就是人們憂慮的根源。(來源:南京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