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誰拿走了我的信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1 14:34:38


5月9日,最高法、最高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相關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及相關典型案例。保護個人隱私,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有了法律依據。

  個人信息洩露是個社會頑疾,危害巨大,是滋生電信詐騙的根源所在。特別是在互聯網和手機被廣泛應用之後,詐騙手段簡直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可以說,沒受到電信詐騙騷擾的人幾乎不存在,而身邊人上當受騙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這種狀況在山東貧困學生徐玉玉被騙光學費,悲痛欲絕突發疾病身亡事件曝光後,達到了輿論聲討的頂峰。之後大規模的嚴打電信詐騙案件才在全國大範圍展開。

  兩高的司法解釋,對所有人都是個警示。特別是人們深惡痛絕的掌握信息的“內鬼”要求從嚴打擊。明確規定,特殊主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定罪量刑標准比一般人更低,比如一般人提供50條高度敏感信息入罪,如果是從事金融、電信、醫療等部門的人員提供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高度敏感信息的,25條就够了,也就是減半處理,這體現了對內部人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從重處罰的精神。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幾乎沒有多少可能自我保全,各種網絡支付幾乎把我們帶入了無現金時代,人們的興趣、癖好、觀點、生活的軌跡、活動的路徑幾乎毫無保留地透明。然而,把人們帶入這種近乎無隱私環境的網絡巨頭,是否有能力保護這些數據不被洩露?是否能够將這些數據用於正確的途徑?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我們。接聽一個詐騙電話除了令人心煩之外,對每個人造成傷害的幾率還不算太大。但是,一旦個人大數據信息被暴露,那種損失幾乎是我們每個人乃至全社會都無法承受的。這裡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較量會越來越升級,每個人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是作為一個現代人不可回避的選擇。而那些掌握著海量數據信息的公司,他們的行為如何監管?是未來政府和司法部門必須考慮的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